上一页|1|
/1页

主题:从链家的关店潮引发的几点思考

发表于2017-05-12

自今年3月楼市调控打出传统限贷、限购、限售、限面积的“王炸”组合拳后,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下降,虽然已经入夏,但楼市真真是进入了冰封期。


根据数据来看,北京部分地区二手房价格环比已经开始出现下跌,首都北京这种超级一线城市,即使能保持“有价”但“无市”,对于中介这种以量为生(依靠撮合成交收取中介费)的行业,无疑是致命的。


下图是链家研究院近十周带看量的数据,可以看到在3月下旬带客户看房次数明显下降,4月第四周的链家成交量仅为调控前高峰水平的11%。而根据成交数据看,链家4月共成交3145套,环比下降77%,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了。

而从中原地产北京地区的成交量和成交均价看,也可以佐证3月调控新政后,4月二手房的成交量出现快速的下跌。

对此,链家集团对多家媒体表示,自317新政以来,链家响应政策连续推出各类举措与承诺,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部门的执法检查。近期,北京链家主动开展了全面的合规整治工作,以优化店面资源配置,加强所有店面管理和规范,截至目前,已累计关闭近87家门店。


而对于关闭的门店,主要包括:门店原业务范围为从事商办房买卖为主的;门店选址为原居民楼通过“开墙打洞”改造成的底商。其中开墙打洞34家,学区9家,商办44家。


回顾链家头两年的动作,一直是激进猛攻的态势。2014年底开始,链家先后并购了成都伊诚、上海德佑、北京易家、深圳中联、广州满堂红、杭州盛世管家和高策地产服务机构。


通过并购来的中介品牌门店均变成了链家门店,不仅如此,链家自己也开设了多家门店。


这是链家的优势:拥有足够的线下门店与经纪人,触角可以伸到每个楼盘,对房源的掌控能力,无人能及,地产牛市时,规模效应也会高度体现。


仅2016年,链家就已拥有8000家门店,13万经纪人。其中,北京门店数量达到1472家,无论是店面、人员还是营业额都是行业的第一名——这也意味着,它必然是行业内最重资产的。


但重资产也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没有成交量与现金流的时候,每一个门店都是出血口。


不难想象以成交量为生的中介业在限购加码后的生存困难程度。人吃马嚼,房租水电,开门就得输血,赔本不说,有时可能吆喝声都赚不到。


关闭门店,收缩战线,无可奈何,又不得不做——至少先活着,谁知道这个冬天有多长啊?


此次报道,链家主动关闭了87家,也有媒体报道链家开始逐步暂时关停300家在京门店,占到北京门店比例约20%。


对此,中经联盟秘书长、优铺董事长陈云峰认为:


1.市场的必然选择。


以北京为首,此次链家的关店潮,是市场进入到成交量萎缩阶段的一个必然举措。如果市场成交量萎缩到原来的30%,那么相应的,门店和经纪人的比例也应该随之裁减掉30%——70%。


2.关店并非坏事,是企业趋利避害的好方法


对于链家来说,最大的输出就是成本。不管是门店的数量还是经纪人的配置,实际是构成了链家最大的成本。


裁员、关店,这是企业趋利避害的一个好的办法。因为这个是弹性的,等市场好了,赶上下一次回调,服务竞争力的经纪还可以弯道超车。



3.互联网企业应具有平台思维。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就非常明显。因为作为互联网,可以充分运用平台思维,比如优铺这样众包+共享经纪人的模式。这其实就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具有极大的弹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