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冰河救人是师德实践

发表于2014-11-2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一,肩负着育人成才的重任,承载着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殷切希望,师德、师风是众多国人关注的热点。王国良,蛟河市天岗镇窝集口村的一名 校长,在冰冷的河水中奋不顾身地勇救落水者,对如何做一个好师者这个社会命题,做了生动的诠释。师者,校内育人,校外救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一个好老师德行的必然。
对照王国良救人的英勇壮举,禁不住感触良多,既为他的行为而赞叹,也想到时下一些网络或报端屡屡曝光的不良老师虐童、害童等兽行,巧立名目收取费用等败德行为,与王国良比起来是何等的天地之别。王国良是一名村小的 校长兼老师,从教32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因工作成绩突出,由代课老师转为正式教师。2007年响应当地 部门号召,由家乡所在地换岗到离家8公里的 任教,这期间,他不计得失,踏实 ,无私地奉献着聪明才智。壮举不是偶然的,他曾在洪水中救过小女孩,在邻居家失火时冲在第一线,身教胜于言教,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行为,对学生自然有着无形的感染力,激励着学生厚德载物。现在正大力开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塑造着和谐社会,我们正走在奔梦的道路上,王国良的行为与这个时代要求是高度契合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王国良的救人行为放在滚滚向前的社会大潮中去看,事可能微小,但却折射着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传统美德的璀灿光辉。冰冷的河水冻僵了他的肢体,却冻不住他那颗火热的心;救人时脚踩的泥沙不断被冰冷的急流冲走,却冲不动他勇敢的身躯。王国良作为 群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作所为在学生心田中播下了如何做人的种子,假以时日,必将发芽、生根,直至长成大树,绿树成荫。他高尚的见义勇为精神,必将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灵,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救人者,恒救人,敬人者,人敬之,如果,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处处都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壮举,那么,中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