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公积金20年,一项好的制度变成了一项不好的制度

发表于2011-11-03
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从新加坡引进的,1991年开始在上海试行,至今已有20年。公允讲,最初它总体上是一项好的制度,确实为一些人解决了一定困难但后来它总体上是一项不好的制度,负面效应日益显现。


 


它已显失公平:其一,缺乏共享性,它覆盖不到大量私企员工、自由职业者、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以及部分外企员工;其二,起点不平等,它有着一种按工资比例缴纳的规则,工资越高意味着得到的补贴就越多,当下,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断国企的钱多得没处花,于是,就把高额缴纳补充住房公积金当成了一种“内部人自肥”的方法;其三,使用不均衡,多数人缴纳少数人使用,一些会钻营的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公积金来囤积住房,本来定位是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工具,后来又可以充当成哄抬房价的 ,就看怎样用了。



 


时至今日,它已很没效率。其一,个人账户里那点钱不管用,以中国公积金诞生地上海市为例,按官方统计2010年商品房销售均价为每套260万元,而一名普通职工十几年下来账户里也只有10余万元,就别指望提取公积金用来买房了;其二,支取难,使用限制多,管理不透明,因通胀而导致贬值;其三,最近各地陆续出台一些变通做法,可以用它维修或装修住房,可以用它缴房租,可以用它支付中介佣金,于是,把沉淀的公积金“洗”出来,时下又成为一种崭新的黑生意。



 


人们发现公积金的渐生弊端,早已不是三年五年了,只需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可获得大量有关信息,既有早年的分析,也有最新的对策,但弊端一直还是弊端。



 


一项好的制度怎么会变成了一项不好的制度了呢?



 


如果说系统性的房地产制度是“大制度”,那么其中的公积金制度只是某一“小制度”,中国的“大制度”照搬了香港模式,而其中某一“小制度”却插入了新加坡做法,这种不匹配性,就是中国公积金先天缺陷所在。假如中国的“大制度”基本照搬了新加坡模式,就不会有当前肆意切割国民财富的高房价,公积金也不会衍生出种种弊端。



 


个人想法,中国房地产制度应该还有比新加坡模式更好的选择,新加坡模式只是针对狭小地域的因地制宜办法,它不可能应对大量劳动力在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流动转移的局面,但新加坡模式毕竟要比带有殖民租界色彩的香港模式好很多。



 


大体上,20%新加坡人住在市场配置的公寓或别墅里,而80%新加坡人住在政府定价的“组屋”里,这种“组屋”因免费使用土地、只可由政府赎回而不能自由买卖、不能转租、不能既占“组屋”又买公寓等等的一系列约束措施而始终保持价格低廉,新加坡强制性归集公积金做法,正好帮助了参加工作不久和财富积累不多的人们有能力购买这种“组屋”。作为题外话,新加坡“组屋”的规划设计水平、建造质量、宽松程度均不比中国大陆的商品房差,这里的商品房只是“广告做得好”。在一个没有充分竞争的领域里,连图纸都能卖得出去,连毛坯都能卖个勒索价,就别奢求有人去追求技术进步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最初商品房占比很小,“福利分房”还在继续,加上成片老工房牵制,尽管房价有波动但涨得不算离谱,最初公积金管用,当年很多地方的一套房子十几万就可以搞定,一些人提取公积金,加上公积金贷款,加上个人积蓄,就可以改善居住条件了;进入本世纪以后,商品房占比逐渐增大,香港模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大量拆迁造成大量住房被动需?,怂恿炒作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恐慌性购房行列,类似北京四环以内,20年里房价涨了10倍不止,越到后来公积金就越不管用,直到今天,高房价 肆虐的今天,公积金除了有一具会给人们造成歧视性心理伤害的躯壳外,它的实用功能已经死亡。



 


公积金20周年祭。



 


人们不禁会问,这么多年过去了,制定政策的人,修订制度的人,都在忙活啥呢?其实,各行各业的业内人士在各自熟悉的领域里,都能发现“一项好的制度变成了一项不好的制度”的类似现象,而这个公积金,只是一个洗去了泥就容易看清楚的萝卜,估计类似的萝?,已经能够装满一大箩筐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