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地王频出背后:二三线城市流拍率仍居高不下

发表于2009-09-16

中国土地市场的繁荣,有可能已经被局部放大。

尽管6月份以来各大城市的新“地王”一个接着一个,但全国土地市场的低迷景象并没有根本改变,二、三线城市土地频频流拍,便折射出市场的分化。

而以万科A(13.29,0.14,1.06%)(000002.SZ)、中海地产(00688.HK)为代表的地产巨头,始终保持“参与但不追高”的谨慎态度,以旁观者的姿态欣赏新崛起的同行们在土地市场上的“激情表演”。

局部繁荣

有机构的统计显示,6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放量,开发商拿地意愿强烈,进入典型的“地王月”,总价“地王”8次被刷新。同时,6月全国60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土地713宗,环比增加5%,同比增加73%,成交土地面积2686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9%,同比增加117%。其中,住宅用地成交267宗,面积150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5%,同比增加94%。

事实上,5月份开始,在北京率先燃起的抢地大战很快就蔓延至其他大城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地王“前赴后继”。北京上半年成交地块逾1/3集中在6月下旬,而且成交地块都是区位环境较好的“黄金地块”。

在一线城市中,“抢地”大战随处可见,市场好像已经全面复苏。但如果抛开几个大城市的“光环”,将目光投向全国范围时,土地市场也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报告显示,通过2009年上半年10个重点城市累计成交量可以发现,累计成交量同比增加的仅有武汉、成都、杭州3个城市,其他7个城市累计成交量则同比下降。

如果统计范围放大到全国60个城市,情形可能更加糟糕。上半年,全国60个重点城市共推出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1126宗,同比减少25%,推出土地面积648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

分析指出,前几个月土地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一方面与政府住宅用地推出量同比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和推出地块区位条件有关。土地大战一般只发生在地段较好的地块中,地块条件一般的地块交易相对“平淡”。以北京市场为例,北京上半年共成交住宅用地2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而今年5月15日,保利以3.8亿元的底价拿下密云17.8万平方米住宅地块,折合楼面地价仅1220元/平方米。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上已经没有再发生流拍的现象,但底价成交的地块数量仍然占比较高。根据克而瑞中国房地产的统计,上海6月份成交的地块中,以底价成交的地块占比高达73%,出现100%以上溢价的地块占比仅19%。即使是土地市场近期表现抢眼的北京,上半年成交的土地中,仍有60%是以底价成交的。而在二、三线城市,土地流拍率则依然居高不下。

万科、中海的谨慎

万科在刚刚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中指出,截至6月30日,公司总共获取新项目15个,合计权益建筑面积333.2万平方米。7月初以来,又新增权益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至此,万科今年共新增项目权益建筑面积414.6万平方米。

万科也因此成为今年获得土地数量最多的发展商。不过,该公司新增的土地,绝大部分位于二线城市。即使是一线城市,万科今年的表现也与2007年迥然不同,不再追高抢夺“面粉贵过面包”的地块。

万科总裁郁亮表示,由于市场回暖过程中一线城市的销售增长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市场对一线城市预期更为乐观,一线城市的土地竞争相对其他城市也更加激烈,为了保证项目的收益水平,万科本年新增的项目多数位于沈阳、鞍山、青岛、无锡等非一线城市。

郁亮还在8月4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再度强调,万科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