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华夏时报2008年可能倒闭!

发表于2008-01-13
2006年,华夏时报雄心勃勃轰轰烈烈大张旗鼓; 2007年,华夏时报悄无声息偃旗息鼓退出北京报业的竞争市场! 华夏时报2008年可能倒闭!
2006年--2007年不断拖欠员工工资。

华夏时报经过最近几年的几起几落,如今又消无声息的退出北京报业的竞争市场.那么这份报纸的出路在那里呢? 

不是华夏时报在2006年没有足够财力支持,也不是华夏时报在2006年没有做好报纸内容,更不是华夏时报在2006年没有提升足够的报纸发行量,那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在于: 

1.2006年华夏时报有大的财团投资,但是没有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资金紧张和后期资金链的断裂! 

2.在报社个别人眼里,只要报纸内容好,不怕没有广告市场!----"内容为王"的传媒经营思想作崇. 

3.发行量迅速上升后,却没有将报纸广告推向理想的份额状态!-----"发行渠道为王"的思想作崇. 

4.市场培育期内,单纯想象将宝压在报纸的"内容"和"发行量"上,导致决策时:前期财金投入太多,之后广告无法去平衡收支关系,造成严重财务亏空情况.最后无法继续经营和良性发展. 

华夏时报现在的状况是: 与2006年相比,报社缩减开支而大量裁减广告发行采编员工; 缩减报纸版面,从去年的平均48版减到16版;由去年雄心勃勃的发展态势变成今年寻找生存的空间的窘境;发行客户全部转由外报代理投送而无法保证投递服务质量......可悲到极点!! 

那么,华夏时报的出路在哪儿呢?以一个发行人的观点,和市场需求以及报纸经营的眼光来看,个人认为: 

1.最好变成周刊或者杂志更好,因为综合日报的报纸形态,它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存在的必要! 

2.寻找投资也是条出路,但是经过几起几落,恐怕愿意继续投资的企业没有几家.没有别的,就是报纸在市场上的名声不好啊! 

3.成为内部读物,有中国残联做为后盾,应该是条好出路,至少发行没有太多的投入! 

媒体经营者应该思索的问题: 

1.报纸的发展和经营,是如何更为先进和科学呢? 

2.报纸的广告/发行/采编/活动/宣传,以及收支情况,如何去平衡关系呢? 

3.报纸的发展阶段性,如何突出和掌控工作的重点和节奏呢? 

4.各大报纸,是否需要这样的人才:懂内容又懂发行广告等市场经营的人:懂市场经营又懂报纸内容的人,比如发行奇人谭军波这样的人才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