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荒,阿扎米亚桥上的那一声喊叫

发表于2005-09-05
8月31号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什叶派穆斯林云集阿扎米亚区的卡扎米亚清真寺,参加一年一度的什叶派第七大伊玛目穆萨·卡扎米去世纪念活动,当数以千计的朝拜者正步行通过底格里斯河上一座双车道混凝土桥,有人突然喊叫,称发现一名自杀爆炸袭击者,人群顿时恐慌,在夺路而逃时,人群挤塌一段桥栏杆,不少人跌落河中,其他人则在桥面上相互挤压踩踏。之后,这座阿扎米亚桥,成为一座死亡之桥。当地政府称已确认841人死亡,323人受伤,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过千,遇难者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

灾难过去了,可是传言中的自杀式爆炸却并没有发生,也就是说,一个谣言夺去1000个生命。

可怕的谣言。

当我们为阿扎米亚桥上死去的无辜者哀痛之时,在我们的身边发出了同样可怕的喊叫——“房荒”。

房,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供应中断,会给国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此严肃的问题,却被当作戏谈,甚或是哗众取宠的把戏。当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提出房荒论之时,已经葬失了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舆论道德。

■新商品房的供应≠房,“房荒”从何谈起?

只凭几个楼盘的热销和商品房供应量的暂时减少,就说深圳房荒是很可笑的。

其一、房不像油,并非消耗品,如果在上一个时间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就不可能在下一个时间突然发“荒”。其二、购买新的商品房并非解决住房问题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虽然并非必须品。如购买二手房、租房等等都可以满足住房需求。其三、即便是选择商品房作为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这种需求也不会是即时,不会说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购入。

既然商品房不是消耗品,更非必须品,购买商品房也不是即时消费行为,那么一时间的商品房供应问题,怎么可能造成“房荒”?

如果哪天,深圳的房价因为这些个无良“专家们”的负面舆论而持续升高,到了人们再也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房荒”!

■“房荒”的危害
某些专家们鼓吹房荒的结果,无疑是造成了计划购房者的紧张,即便是本无计划者,也得开始谋划了。这声喊叫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极其恶劣的。

前天看了第一现场,原来油荒问题早已解决,油的供应量是绝对没有问题,但是排队加油现象还依然存在,为什么?就是因为社会舆论的恶性循环。中石油的负责人说,如果大家按照自然情况去加油,油的供应和运输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即便是车里还有本车油也得去排队,觉得加满才放心。排队加油的越来越多,油的运输反而成了问题,倒真的出现了短暂缺油的现象,如此循环,油荒何时能休?

某些专家对商品房现状的评论正是如此,本来按照自然情况下的购房行为不存在房源不足的现象,但由于舆论说“房荒”了,本来计划几个月以后买房的人也缩短计划去买房,可能6个月的购房者都来挤这一、两个月的市场供应,房源当然不足,这样就会真正造成短暂的“房荒”现象,而后这些专家们再出来吹嘘自己的先见之明,舆论再次激化市场,谁来承担舆论造成的严重后果?

可以说从本质上,“房荒”论,并不亚于阿扎米亚桥上的那一声喊叫!

■谁之过?
在“房荒”论中,专家们把政府的土地供应推上了批斗台,也把深圳的开发商们描述成无奈的,满怀社会责任感的商人。

什么叫房荒?什么叫社会责任感?这里有一则故事:

“1946年,美国出生人口接近400万。到了60年代中期,那些做远景规划的人发现美国多了二三千万人。 

美国政府起初希望动用法律与行政手段解决房荒,但效果不明显。1945年底,建筑商破土动工的房子有3.7万幢,这一数字与500万套房子的最低限度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政府于是要求国会通过法令,规定房屋最高限价,并将全国建筑物资的半数用于营建廉价房。这一做法遭到建筑商坚决抵抗,他们的游说使法案无法通过。看来,美国房地产商遇到了与当下中国建筑商一样的困境,他们由于缺乏同情心,不愿提供廉价住房而成为众矢之的。 

1949年初,威廉·莱维特购买了长岛纳索县一块1500英亩的马铃薯地,以在工厂预制构件、用生产线流水作业的方式,开始大规模建造廉价房,第一批就造了1.75万家。尽管这种营房式的住宅遭到美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建筑设计师的猛烈抨击,但通宵排队等待购房的人对莱维特感激涕零,低价购买的房子,总比拖车和铁皮营房要好。很快,有了第二个镇,第三个镇……莱维特不仅成为神话般的人物,还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富翁。美国的建筑商开始到处模仿莱维特的建筑方法,房荒问题顺利解决。 ”

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遭遇房荒之后,都会“规定房屋最高限价,并将全国建筑物资的半数用于营建廉价房”。那么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如果真的存在房荒问题,只能说中国政府的调控真的是太温柔了!开发商们是否希望出台如此严厉的调控政策?

如果中国的开发商们有社会责任感,且不说为穷人造房了,一边叫着“房荒”,一边依然拿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去开发所谓“豪宅”,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吗?那占全年需求面积20%的空置面积,是否有违国家出让土地给开发商的初衷?


结语:在阿扎米亚桥上的那一声喊叫面前,突然会觉得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并不可怕,那些有学问的聪明人如果不具备应有的品格,确实是件更可怕的事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