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肩膀戏

发表于2013-03-22

肩膀戏,亦称肩头膝盖坪。据《沙县志》记载疼痛,清朝宣统年间,闽中开发区沙县的民间的戏剧十分发送到时有"玉枕轩"的邻班[url=http://www.beelink.com/news/life/2013/0312/1137.htm]医学[/url有"玉枕轩"的邻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一种小孩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戏。主要剧目有《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

沙县肩膀戏,是全国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县肩膀戏团参加了在澳门议事亭前地广场隆重举行的"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澳门 区长官何厚铧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到"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约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 戏种。"

《补缸》:补缸师傅为一俊俏的大嫂补缸。心猿意马,有意将缸敲破,引发纠葛,补缸师法信守诺言,照价赔偿,博得大嫂欢心。

《小放牛》:该戏以对唱的形式,描述了牧童在放牛时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时的情景。

《花子过关》:该剧取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讲述梁山好汉燕青、时迁、孙二娘和顾大嫂,乔装打扮,与守关县令机智周旋,顺利过关的故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