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首个保障性住房摇号结束 陶然亭摇号中签率超九成

发表于2007-09-29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经过6轮紧张的电脑摇号后,宣武区陶然亭社区207户住房困难群众确定了选房顺序,他们有幸成为本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调整的第一批受益人,这也标志着本市在宣武区陶然亭街道进行的首个保障性住房试点进入尾声。 
■中签者言 

“住上新房先洗澡” 

申请廉租房的田满素摇到了10号,她满意地露出了笑容:“我特别高兴!”田满素告诉记者,现在她和丈夫、儿子以及公婆一家五口住在21.8平方米的房子里,已经住了20年。“房子是公公婆婆的,我们一家五口一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多块,这么多年没添置过新家具。孩子今年上高三了,学习环境也不太好,早就盼着能有一套自己的新房了。” 

今年5月份,田素满在报纸上知道了试点的消息,马上到街道报了名,“填了很多表,还有人到家里来审查,特别严格,今天抽号也很透明,很公平。新房拿到钥匙,先安个热水器,洗个热水澡。” 

■摇号现场 

副市长“选”出17个号 

上午9点,摇号准时开始。在现场的40名居民代表个个神情紧张。第一轮17个廉租房号码的摇动,由所有在场观众喊开启,副市长陈刚喊停。“停!”陈刚的一个字,让在场所有人的眼睛盯紧了大屏幕,“获得第一个选房资格的是祥惠斌,恭喜!”主持人大声念着,台下一位居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公证员的全程监督下,经过40分钟、六轮摇号,产生了207户获得房源的居民。“太快了,都没看清自己是几号,回去要再对对。”散场后,摇中号的居民们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当天,参与摇号的共有219户家庭,其中包括17户廉租房家庭、82户经济适用房优先家庭和120户经济适用房普通家庭。他们均已按照“三级审核、两次公示”的办法,获得申请资格。经过摇号后,有207户获得了房源,其中廉租房家庭和经济适用房优先家庭中签率为100%,他们只是确定选房的顺序。120户经济适用房普通家庭中,淘汰了12户家庭,中签率为90%。淘汰的17户同样符合条件的居民,将和下一批居民一起再次参加摇号。目前,摇号结果已在市建委网站公布,市民也可到街道社区查询。 

首批摇号的房源主要分布在丰体时代、建欣苑、三环新城和宋家庄项目中,其位置较好,性价比高。既有准现房、现房,也有期房。预计廉租房将在2009年9月完工,经适房在2009年12月底完工,经适房的售价将不会超过4500元/平方米。 

据宣武区副区长税勇介绍,此次公开摇号后,市民仍可进行申报,已经审核通过的居民将在有房源供应时,随时启动摇号。预计第二批摇号将在国庆假期后开始。 

■对话官员 

曾令8户公务员退出申请 

因宣武区是全市的试点,对宣武区试点中的问题和经验的总结,便可管窥全市保障性住房政策。为此,就本次摇号以及保障性住房问题,记者采访了宣武区副区长税勇。 

记者:有562户家庭通过了审核,为何是这219户家庭先摇号? 

税勇:首批的219户家庭,肯是这562户中最困难的家庭。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划拨经适房建设用地涉及的被拆迁家庭,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的被拆迁家庭,旧城改造和风貌保护涉及的外迁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中含有60周岁以上老人,严重残疾人员,患有大病人员、优抚对象、复员军人等住房困难家庭可以优先配售。 

记者:新的审核标准中,加入了资产和收入的条件,这个核实起来非常困难,有什么办法保证审核准确到位? 

税勇:有的收入,单纯依靠我们的力量确实不太好查。因此我们设立了公示和举报制度。有报必查,查了必处。公示和审查制度,对掌握申报人的真实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到现在为止,通过公示和审核,共处理了36户家庭。 

记者:这36户家庭具体怎么被发现的? 

税勇:在社区公示阶段,16户家庭被举报,经过调查后,3户退出;在媒体公示阶段,10户家庭被举报,经调查后,3户家庭退出;送到市建委备案后,仍有2户被查出不符合条件退出。此外,有8户公务员退出,主要是在资产收入认定上有一点擦边,一般百姓我们就让过了,但因为是公务员,我们严格让其退出。 

记者:申请人拥有的原房如何处理? 

税勇:目前宣武区的经验是:廉租房,如果交出原房,就按面积实配,如果不交原房,就按实配面积扣除原房后的面积配备廉租房。经适房中,如原房是承租的直管公房,原房可由政府回购后用于廉租房,如果住户不交原房,则减扣分配的经适房面积。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