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五方面透视房价非理性上涨 民众对楼市存误解

发表于2009-09-17

房地产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它并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一般均衡。中国最近10来年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与全球性流动性过剩相关;而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后,全球的房价都已大幅下跌,唯有中国的房价居然在危机中还能继续上涨,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比大多数发达工业化国家还要不理性。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全球生产仍在下降、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继续下滑的情况下,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却已开始上涨。不断走高的房价不仅不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而且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控制房价的恶性上涨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房价的恶性上涨,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推动中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对此,我们大致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1、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

1978年牙买加协议生效后,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伴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而来的便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但是,由于当时国际经济的基本面恰好处在世界经济增长之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并且又有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美国不断增加的货币供给被新兴的IT产业和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所吸收,结果世界不仅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反而出现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通货收缩。只要没有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的预期,人们就不会对不动产投资产生兴趣。

到了公元2000年,世界经济同时出现了三个拐点:第一个拐点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暴跌,这意味着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经没有投资机会;第二,世界固定资产形成占世界GDP的比重开始迅速下降,这意味着各个国家内部投资机会的减少;第三,世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GDP的比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意味着全球缺乏投资机会。

面对这样三个拐点,美国不仅没有减少世界基础货币的供给,反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刺激其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以便对冲因为IT产业衰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很显然,继续不断地增加的美元供给在不能被实体经济有效地吸收的情况下,就只能流向资产市场,并且在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情况下,必定会有更多的货币投向房地产市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可以在国际上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

2、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效应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不仅与以上所说的国际背景有关,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与中国开始于200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有关。从2004年起,中国政府为了控制经济过快增长、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与模式的转变,开始大幅提高利率,随之又推出了人民币升值的政策措施。但是在要素禀赋的约束之下(人力资本高度匮乏),这样的政策并没有能够起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模式转型的政策目标,反而导致大量的产业资本因为资金成本和出口成本的提高而转变成为金融资本,大量投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了始于2006年的股市泡沫与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涨。

3、非理性的购房政策

住宅商品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私人消费品,一栋楼房要是没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给予配套,一定是没有居住价值的。毫无疑问,这种公共配套的投入显然来源于本地居民的税收。正因为如此,西方众多的发达工业化国家都对非本地居民购买住宅商品采取了“歧视性”政策,即没有本地税号、也就是在本地没有缴纳过税收的居民是不可以在本地购买住房的。如若不是采取这样的政策,那么就会发生本地居民以税收补贴外来购房者的不合理现象。

不仅如此,假如没有这样的歧视性政策,就难免会产生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