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五论向房地产暴利开刀

发表于2007-09-12


    翻一翻二十多年前的《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一年挣了1万元的家庭,可是报纸上的新闻。那时候,“万元户”就像今天的富豪榜一样风光。上周末,朝阳区统计局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100元,其中机关在岗职工为33651元。从“万元户”登报表彰到平均工资一年五六万元,如今一年收入一万元的家庭大概是最低收入家庭,我们既可以看到当年的富人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就会沦为今日的穷人,也能够看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资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与货币在某种程度上贬值的脉络。
    今天的房地产暴利,最遭广大人民痛恨的就是让大家对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感到失望。面对着房价飞涨,凭劳动所得要想购买商品房的购房者感到希望日渐渺茫。在大城市中,城区商品房价格如果还是以现在的速度突飞猛进,那么,当希望变成绝望,老百姓就不仅仅是骂娘,恐怕还要骂祖宗了。
    “笑骂由他笑骂,暴利我自为之”的开发商,一边操纵房价,获取暴利,一边又操纵话语权,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条渠道、抬出各方官人、收买各路名人为自己说话。有的经济学家公开表态要“替富人说话”,有的官员质问“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现在的房价会是什么形势?”有的开发商则声称“政府出台的政策打压了房地产市场”,“打乱了市场的运行”,等等。无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无一不是在制造“房价上涨有理”论、“房地产暴利有理”论。
    政策果真打压了房地产市场吗?否。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所有的调控政策都被开发商打压或瓦解了;人民币在房地产市场被打压得短短两年贬值了近一半(两年前可以买一套房子的钱,如今只能买半套了);老百姓的腰包被房地产暴利打压得瘪瘪的,众多贷款买房的人在省吃俭用地负重生存。
    中国有了反垄断法,有了物价法,有了消费者保护法,但还没有住宅法,还没有反暴利法。对于石油、电信、电力、邮政、铁路等行业垄断,明年可以依靠反垄断法来监督。但是,对于准垄断行业的房地产,反垄断法暂时也许派不上用场。物价法、消费者保护法似乎没有对房地产暴利起到任何限制作用。“明明白白的消费”,也只是在方便面、豆腐干上有点盼头。以房地产暴利为突破口,制定一部反暴利法,与反垄断法形成联动,对造福亿万中国人民功莫大焉。将反暴利立法,把暴利彻底关进笼子里,不但让穷人有了生活幸福的希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给富人们一种安全感。“不积恶,不足以灭身。”只有放弃暴利致富的恶行,富人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和谐。【转自:北京晚报 作者:苏文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