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刘轩·深圳人·模板城市定义“背叛族”

发表于2007-10-25
刘轩·深圳人·模板城市定义“背叛族”
评论员、学者、营销师
 
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

                                                        ——题记

 

定义“背叛”
深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未知的。
深圳以宽敞的胸怀,迎接人们的膜拜。那胸怀似一个男人,又似一个女人一般充满诱惑,诱惑的背后的是资本的涌动。来深圳,在我们心里烙下创天下的印记。
 
深圳,以移民城市著称。99%的外来人口(所谓深圳人),那个不是背井离乡,抛离父母而远走他乡,只为追求自身梦想。刘轩认为:深圳地产之所以火热如暑,正是因为市场源源不断的刚性需求。那么,成倍价格的递增好像一个磁场,没有震慑追逐者的脚步,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深圳的向往。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深圳是一个图腾。我们在主动地顶礼膜拜着!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感觉,是深圳给我们的感觉(外国人称之为定位或者城市定位),让我们难以抗拒,频频就范。这种感觉被一种无形的思想,象征着精神信仰的思想所遥控和牵系着。
 
良久之后的今天,也是我内心挣扎徘徊许久的结果:我想用“背叛”定义它。从背叛父母开始,背叛家乡、背叛亲人、背叛朋友、背叛深圳……
 
背叛就未曾止步……
 
那决不是
面前呈现的是金钱,跑车,洋房......然后脱下衣服,劈开双腿和赤裸裸的性器。第一时间,你一定会用背叛定义上面的行为。这却让我想起了亚当与夏娃,他们背叛了上帝,在伊甸园中偷吃了禁果,受到了惩罚。对此,我是同情的,因为这种背叛同样美丽而值得尊敬的。可是此时,我却发觉上帝死了,众神在堕落,淫荡的夏娃也从伊甸园里跑了出来,不知廉耻的向世人卖弄风骚的肉体,而此刻,亚当呢?同样抛弃了夏娃另觅新欢而去了!当亚当与夏娃,赤身裸体在伊甸园中生活的时候,我们看到却是肉体的美丽与圣洁,而当他们裹着树叶狂奔出伊甸园时,却让人们感觉到了丑恶与淫荡。

的确,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给了人们可以展示欲望的舞台。大家就象垃圾场里的虫子一样你争我抢,大口大口的吞噬着自己的良心,然后YIN乱的和这个世界疯狂做AI。而这种越轨,这种背叛,已经不再是童话,不再是诗,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堕落!背叛是对自己原来信仰的一种离开,是背弃的道德的约束,叛离了大众的利益,对自己做出的承诺的一种不实现,不兑现的表现!
 
与其说是背叛,不如说是堕落,如此而已。
 
我认为“背叛”是一个中性辞。
 
与爱无关
冷酷、严峻、坚定的表情,那是被自身设定的目标历练出来的成熟。当年爱情只是一堆幻想。
 
人基于一种传统的认识,将爱情视为一种必要,他们的烦恼就存在于爱在精神上的体验。有时爱情就如勉强穿进去的那双鞋,即使走得辛苦无比却还得隐忍着脚痛不发出呻吟。在两个爱情观念截然不同的人之间,爱是极其脆弱的,且无限制的付出未必得到回报。更为错误地是认为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把爱情看作是一种责任与承诺。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游离在爱情之外,背叛着爱情或者背叛着自己。在爱情的内容破碎之后,选择的形式也随之消亡。人性与道德之间总有着不可启齿的矛盾,秘密就在于两者之间的背叛。
 
爱情尤为形而上。人们最初希望在爱情中寻找到幸福和快乐。当形式破坏内容,爱情的好坏总是留给自己咀嚼的,而非留给别人评判的。要么承受,没有条件的承受。人被禁锢在爱情的模式之中,因为爱情的形式已经决定了一切,一切的一切。
 
人们总是把背叛当作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道德标准是建立在社会共性之上的,共性在总结着个性的同时也扼杀着个性。最重要的是,道德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在我们无法弄清“道德”这个概念的同时,就只能对于人性寄予更多的宽容与怜惜。人要为自己而活着,而当形式上的爱情无法容忍个人,个人也不肯与这种爱情妥协时,人就只能心死甚至为自己而死去。因为道德只允许一次爱情,不允许第二次爱情。于是爱情归爱情,道德归道德。

哪怕纯粹到无性的爱情其实也只是爱情的外壳,在爱情的里面还有一个内核,就是人性为自己的孤独寻找出路。人已经越来越无法自拔于孤独和无助,爱情却只是一支杜冷丁,镇定着人伤痕累累疼痛无比的心。而且那种致命的绝望是深不可测的,再夸张的爱情,再畸形的恋都无法使人麻痹或得到拯救。也许爱情只能使人得到体温的慰藉,人心灵的抚慰还是靠自己。

但道德始终无法取消人的感情,否则我们不会有对“承受”的同情,不会有对“背叛”的理解,也不会有对“游离”的怜惜。
 
也许这一切就如张爱玲所说的“因为了解,所以慈悲”,可是背叛还是背叛。
 
并非背叛
《罗马假日》中:公主出现在汇集各国记者的大厅里,当她突然看到昨晚含泪吻别的乔时,惊呆了。当记者问道:请问公主殿下,在你所有访问过的欧洲城市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个?(侍从官悄声提示:各有千秋。)脸色苍白的公主像从梦中惊醒似的,正色道:可以说,各有千秋……不,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

“不,罗马,当然是罗马!”这句话,让少女脸上的忧郁不见了,代之以一种明亮与坚定,像一个突然成熟的幸福女人。这个大胆的有违王室“大政方针”的举动让人看到了她对生活的背叛——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此时的“罗马假日”已经成为一个纯洁而诗性的“越轨者”的童话。

这样的童话在影片与现实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背叛更是呈现出了生命中的另一种美丽。《魂断蓝桥》中玛丽因为生活背叛了大尉,《泰坦尼克号》中贵族小姐露丝因为爱情背叛未婚夫霍利,《廊桥遗梦》女主人公因为浪漫而背叛了丈夫,而托尔斯泰则背叛了古老的庄园,温莎公爵背叛了到手的王位,黛安娜背叛了她的查尔斯......但是这种“越轨”却永远是美丽并值得尊敬。
 
是的,并非背叛,与越轨有关。
 
动力背叛
对于所谓深圳人的生活状态,“流浪”是一个不错的字眼。为了生活而奔波!流浪,为了不在流浪。本来来到深圳就是流浪,又以“深圳”的名义流浪他乡。也许,他乡可能是家乡。
 
就拿居所来说,深圳的亢奋房价致使一部分人选择继续移民。在深圳周边城市(东莞、惠州、珠海、中山等)看见“B”牌多了,也许习惯了!可能,我们自己严肃的表情背后不自然流露出无奈。虽然短暂,但记忆尤新印证着刻骨铭心的痛楚。
 
泛珠三角生活圈落地,扩大了我们的生活半径,加速了城市圈的核心竞争力。那是背叛的结晶!我认为,正是背叛的精神给于我们生活的动力。
 
背叛图腾
在我不得不写下此文时,“背叛”已经被我认定是一种精神图腾了。
背叛精神:打乱束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追求价值。
 
让世界与人生偏离了原有的轨道,生活在此又一次遭到背叛。从古到今,从外到内,从男到女,从高官到百姓,从教育到医疗,从艺术到现实......
 
满眼,看到的是背叛,于是我说:生活就是背叛,背叛就是生活。而深圳只不过是一个背景而已。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