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车市“碟中谍”之比亚迪“被暗算”

发表于2013-04-26

在当今各行各业里用友移动,不乏企业之间为了追用友移动逐利益最大化,不惜代移动实名价抢占市场的恶性竞争[url=http://istock.jrj.com.cn/article,002170,16758080.html]移动实名[/url到家电行业,竞争对手制造事端打击对方,直至让对方吃不消,将其蚕食掉,甚至两败俱伤,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为此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整顿市场的恶性竞争,但是仍有一些不良现象发生,尤其是在自主品牌之间这种竞争的恶性循环似乎愈演愈烈,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千千万万中国的消费者。在合资品牌如日中天的现在,自主品牌之间应该合起来,联手作战,而不是“鹬蚌之争,渔翁得利”。

就拿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比亚迪汽车经销商退网事件来说,搞到今天这种地步真是令人心酸。同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自己的领域里通过自主创新,壮大自己实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为中国的汽车产业贡献各自的力量,前进的锐气直导合资腹地!可是,某些品牌偏偏就不去这么想,看到刚刚进入汽车行业七年就做的如此优秀的比亚迪,它们眼红了,在幕后想方设法整点比亚迪的负面出来。这对于默默做事而不张扬的比亚迪是一个挑战和打击,作为对中国羸弱的自主汽车品牌一直颇为关注的媒体工作者,笔者对这种现象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研究。

看看事件的一方——比亚迪,2003年毅然决然地进入完全陌生的汽车行业,仅用短短7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产销100万辆。凭借44.8万辆的年销量和同比大增283.3%的卓越成绩,成为国内汽车企业总销量增长冠军,傲视车坛。2010年比亚迪又迎来了第一百万辆汽车——G3荣耀下线的历史性时刻,比亚迪不断锐意进取,品质渐渐地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如此的成就让国人感到骄傲。当然,个人认为比亚迪也不是没有缺点。比亚迪在扩大产能力图提升销量的同时,放松了同经销商的沟通,各项政策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同经销商之间或多或少产生了误解,而比亚迪显然缺乏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经验,导致小事被扩大化,从而被对手利用,形成今天这种“被暗算门”事件。

针对事件另一方——J品牌,J品牌抓住了比亚迪在个别经销商退网方面的小事件,制造事端,在媒体圈花钱找枪手代言,让枪手以个人名义拉拢熟人,收集比亚迪的各种负面材料,汇编并发给各报媒体记者。同时,在网络上发帖转载比亚迪负面信息,雇用推手公司用软件刷屏的方式,人为推高比亚迪负面新闻或帖子的点击率,以此来打压比亚迪。平心而论,哪家企业敢保证自己的经销商只进不退?有一两家退网本不足为奇,令人感到离奇的是比亚迪几家退网的经销商利润其实都是不错的,为何执意退网?并且离开了比亚迪后纷纷转投到J品牌麾下。

当前正是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 阶段,是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冲破合资品牌封锁的关键时刻,难道国人还将重蹈“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是条虫”的覆辙?还想继续被外国人笑话继续被人牵制于手心?

个人认为这种汽车行业内部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恶性竞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越不利,阻碍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前进的步伐。做大做强一个汽车自主品牌不容易,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珍惜,不要对其发展中出现的小问题一棒子打死,我们应该帮助它逐步的完善,真心地期待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明天更美好。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