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从孔雀城的税事,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税收制度!

发表于2010-07-28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税收制度

税收负担公平、税收成本低廉的税制,就是好的税制,也是值得追求的税制。而拥有一个好的税制,对于中国这样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两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们需要低成本的税收制度

税收成本是指一个国家因税收而付出的所有社会成本,即财富由民众向政府转移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耗。不言而喻,这个成本越低越好。税收成本包括的内容可分三项,即政府负担的征收成本,纳税人负担的纳税成本,以及因税收而发生的生产效率损失。

征税成本是财政领域的大学问,统计数据也最为完备。在西方发达国家,征收成本一般在1%左右(如美国0.6%、英国1.3%),即纳税人每缴纳100元,政府要拿出约1元支付税务人员工资、税务系统运营费用以及追查偷税漏税等费用;中国则达5%以上。确切的数字无从知道,我们只知道预算内的费用是5%,即根据政府公布的预算案,税收系统各项开支占当年税收收入的5%。国内财税专家最高的估计是8%,有点离谱,权当参考。

但即便5%也是惊人的数字。2009年中国政府公布的税收收入为6.3万亿人民币,5%就是3150亿。与发达国家相比,为了收到这笔税钱,中国政府多花了2500多亿。不用说,这样一笔巨款本来可以做很多事。


西方国家的纳税人包括家庭和企业,报税是每个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财务事项之一。相应地,税务机关则必须将监管的触角精确地伸向每个家庭,以详细审查其每一项收入、每一项开支和每一项抵扣的数额与合法性。对美国这样拥有上亿家庭的国家来说,这当然意味着极其巨大的工作量。(不需要纳税的贫困家庭也一样要报税,因为政府要据此决定福利与补助的发放)再加上大大小小的企业,不能不说0.6%的征收成本表明美国真的拥有一个十分廉价高效的税收系统。

与之相比,中国的税务机关就轻松多了。中国的纳税人不包括家庭,只有个人和企业,而针对个人的纳税事宜一般也以代扣代缴方式由企业承担。换言之,中国税务系统只需要盯住企业就够了,对个人和家庭几乎完全不用费心。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征税成本应该比美国更低才对,而实际却是美国的8倍多。中国的税务系统是不是太过昂贵了?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以流转税为主,美国以所得税为主,中国的征税成本就更加高得离谱。流转税以市场交易为征税对象,有交易便有税收,以交易额计算税额十分方便;所得税则以净收入为征税对象,需要核查一系列成本支出,征税复杂性比流转税高得多。不少经济学家建议以单一流转税代替所得税,主要理由即是流转税征收成本低廉。

税制的复杂性也不能用来解释中国征税成本的过分高昂。美国也同样有联邦税和地方税两套系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更有大量抵扣和优惠项目,使得美国的所得税法律成为世界复杂之最。在美国,帮人报税是一个巨大的行业,税务律师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有人统计,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每年为报税花费的时间达60个小时——相当于8个工作日,是不是也很离谱?

那么,中国征税成本过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猜想直接原因是臃肿的税务系统和不恰当的征收激励手段。机构臃肿是行政机关的通病,无须多说。为了多征税而采用类似销售提成的激励手段,却是中国的一大“创新”。在提成奖励和任务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所谓依法征税、依法纳税在中国已成空话,征税成本也因此居高不下。

政府不是企业,征税也不同于产品销售。征税要依法进行,销售则多多益善。企业为业务员设立提成激励,能够促使业务员更加努力地工作;而政府给税务机关确定征税任务,甚至设立提成激励,却只能令其从依法征税变成依计划征税,依上级的要求征税。这当然不是在鼓励守法,也当然会让征税成本水涨船高。

发表于2010-07-28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