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减税费就能降低房价吗?

发表于2008-03-11

 
    3月8日,十位全国政协委员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名为东区国际的小区,就该小区房地产商在房地产开发环节的费用进行实地调研。十委员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印证他们即将提交给全国政协的一份联名提案———《关于减少政府收费环节遏制住房价格上涨的建议》。根据这家开发商提供的数据,东区国际每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23000元。其中,在每平方米的房价构成中,建筑成本约3500元,土地费用近6000元,各种税费近10000元。此外,开发商还需要支出的费用包括拆迁补偿费、不可预见费等等。委员们表示,这次在北京东区国际实地调研的数据,与他们此前取得的河南、四川、江苏等地房地产开发的费用成本构成基本吻合。(《北京青年报》3月9日)

    地方政府是现行房地产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这已是房地产业者的一个共识,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占了房价的绝大部分,十位委员的调研和提案只不过再次把这个问题说了一遍。然而过去的调控手段从来没有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下工夫,调控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据披露,各地政府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征收的税费多达50余项,不仅巧立名目五花八门,而且重复征收严重,比如所谓蓝图审查费、人防费、文物勘探费、施工合同鉴证费、预算审核费、质量监督费、散装水泥推广费、房价审查服务费、电力委托费等等。更不可思议的是,还要收取不可预见费。关于什么是不可预见费,王超斌委员风趣地回答记者说:“就是没有明确的名目,不知道为什么要收的费。”这些成本最终一分一毫都要摊到房价上。

    但在现有条件下,降低税费能否降低房价,本人对此持严重怀疑态度。就从东区国际的房价说起。开发商自己说每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23000元。其中,建筑成本约3500元,土地费用近6000元,各种税费近10000元。这是按现有的土地成本和房价来计算的,似乎也没有错。但是东区国际2003年9月12日开盘的时候,均价才7200元每平方米,到2007年12月24日开始突破2万元大关。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当然有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成本上升、有当初买地的利息成本、税费增加等因素,但上升的幅度会不会如房价上涨的幅度那么大,是大可怀疑的。

    不说当初7200元的房价里开发商有没有暴利,从7200元到23000元之间,有一个相当巨大的暴利空间,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不能要求商人只按成本定价,但房价为什么能够从7200元一直卖到23000元?这个才是真正值得深究的。税费太高固然是其一,也不能怪房地产商心太黑,史玉柱能把价值很低的保健品卖到几十几百元,就不许开发商趁市道好赚点钱吗?问题就在于土地垄断导致竞争不充分,开发商在垄断的利益链条中自然能够分得一杯垄断利润的羹!所以,土地垄断供应的问题不解决,房地产业的暴利就难止,房价下降的希望也很渺茫。【作者:童大焕 转自:东方早报】
发表于2008-03-11
土地垄断供应的问题不解决,房地产业的暴利就难止,房价下降的希望也很渺茫——动了筋骨 难!!
发表于2008-03-11
发表于2008-03-11
这十位政协委员是开发商的代表吧
发表于2008-03-11
发表于2008-03-11
发表于2008-03-11
发表于2008-03-11
发表于2008-03-11
呵呵,好,期待一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