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2008年·深圳企业迁徙何方 副标:——“2008无锡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深圳)推介会”启示

发表于2008-03-06
2008年·深圳企业迁徙何方
副标:——“2008无锡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深圳)推介会”启示
刘轩:评论员、学者、营销师
 
 
---------★ ◥◣●◢◤★刘轩质疑2008系列★◥◣●◢◤ ★--------- 
 
杨峰撰写
新年刚过,无锡就在深圳打响了全国招商的“第一枪” ——“2008无锡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深圳)推介会”。2008年2月29日,无锡新区政府部门一行十余人在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会议厅与深圳数十家企业代表及多家深圳及珠三角媒体齐聚一堂,就无锡新区的招商双方畅所欲言,进行了融洽的沟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城市也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政策扶持、资金扶助……”更优惠的招商条件吸引着更多的沿海城市的企业,而已经全面发展起来的沿海城市却日渐凸显“城市病”。
 
高成本下,深圳“狼烟”四起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围发展了一批城市群,出现了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城市群。
 
但随着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也出现了“城市病”,引发城市交通问题。在去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上公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北京、苏州、广州、上海、烟台、宁波、西安、大连、佛山、重庆列入公众感觉交通最不通畅的10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不仅让普通市民深受其苦,也令处于这些城市中的企业,受到牵连:员工出行不便、生产成本的提高等等。近两年物价的快速增长,致使劳务工面临更严重的生活压力,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问题最为突出,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开始不择手段地到其他企业或周边地区“挖工”,从而使缺工问题由个别企业扩散开来,造成局部地区缺工矛盾激化。一些企业因缺工导致生产规模下降,对送上门的订单也不敢接受。一些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不强的企业正在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往内地,以保持现有产品的低成本优势。而高涨的房价也使一般工薪阶层买房租房的压力陡增,随着企业向内地的迁移,纷纷转往内地发展。
 
低成本下,内地城市凸显优势
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的选择余地加大,流向分散。
 
珠三角由于长期以来劳动力供给充裕,许多企业习惯于只使用年龄在18至25岁的年轻劳动力,特别是易于管理的年轻女性,形成低工资招进、“黄金期”使用后不断轮换的用工格局。虽然目前劳动力市场形势已出现变化,农村年轻女性劳动力资源不能无限供给,且务工人员对工资待遇期望升高,但一些企业的招聘习惯并未随之改变,招工条件依然十分苛刻,从而加剧了用工短缺的矛盾。
 
内地城市相对低的物价和房价水平,使得越来越多在珠三角的务工者转而流向了长三角地区,因为长三角不仅经济发展很快,劳动力需求量大,而且工资收入、劳动条件都更有吸引力。如上海反映,近几年是外地劳动力增长较快时期,共增加百万人,目前也未出现用工短缺的问题。中西部经济发展新办的一批企业,也为农村劳动力在当地提供了新的打工机会。江西、安徽等内陆省份兴办了很多工厂,吸引了一批打工者就近实现就业。如深圳一家内衣厂在江西建一新厂,计划招收6000名员工,尽管工资水平略低于广东,但民工在合计了收入与支出后选择了在当地干。内地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道路设施、电力设施等的配套建设,使得内地城市的相关配套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配套,而优惠的招商条件,比如:低廉的土地成本,政策和资金的扶助,相关用工人员的培训等,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吸引力。
 
无锡新区发展,彰显招商优势
“无锡是个好地方”,招商会伊始,无锡新区领导即用这句纯朴的话使得在座嘉宾频频点头。无锡作为中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在福布斯2006年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四,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中排名第七。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70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随着国际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软件及服务外包的分工、转移,无锡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长三角的重心,制造业的高地、国际数据港湾、人才倍增计划、适中的商务成本,舒适的人居环境。
 
而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1、政策强力推动——江苏率先出台全国第一部关于软件产业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无锡率先出台鼓励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的“123”计划,无锡新区规划《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产业五年行动纲要》,制定配套无锡市“123计划”的《关于促进无锡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共计12亿元的服务外包发展专项基金。2、打造软件社区。3、搭建公共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投资融资平台。4、培育产业集群——软件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深圳企业不断“东进西扩”,内地城市频繁来深招商,深圳与内地经济日益交融,在为城市提供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敬请关注笔者2008年问题系列文字:
---------★ ◥◣●◢◤★刘轩质疑2008系列★◥◣●◢◤ ★--------- 
 
 
  

 
 
 
 
 

博主刘轩的圈子邀约加盟·华南地产博客圈 
 
博主推荐: 
汤唯掴楼市“拐点”一巴掌?
资本新论·2008楼市诠释20/80
思考2008·建筑改变全民生活
政策是“故事”却左右市场
 
 
2008年博主思考系列:
2008年质疑之一·是否“破处”
2008年质疑之二·“三角”地带
2008年质疑之三·是“刘跃进”
2008年质疑之四·是“奢侈品”
2008年质疑之五·中产阶级 
 
2008年质疑之六·人生意义
2008年质疑之七·“艳照”网事
2008年质疑之八·顺势而为
2008年质疑之九·领导态度
2008年质疑之十·为什么呢
 
2008年质疑之十一·王者无敌
2008年质疑之十二·空港新城
 
楼市评论作品:
地产领袖隐退行善施永青基金
很湿很幸福·素描鸿威·海怡轩
 
专访文章推荐:
风火地产·谈08年房地产营销趋势[上]
风火地产·谈08年房地产营销趋势[下]
 
“滴水穿石”推荐:
2008年·深圳企业迁徙何方
 
 
 
直接进入博主首页选择主题欣赏
发表于2008-03-06
写了不少
发表于2008-03-09
引用:初见观澜 在2008-3-6 15:28:41写道:【原帖
写了不少
分享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