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今年512是否还应下半旗?

发表于2009-05-11
转载自优房网www.uuufun.com 

4月13日,中国首次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受到各方好评。其中“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中“(九)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权保障”特别受到关注,里面写到“尊重遇难者,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     对此,我非常同意,非常赞成。这是继去年全国哀悼日后又一个重大举措。     

去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除了全力救援外,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新中国建立后首次全国哀悼日。     《人民日报》2008年5月20日报道:国旗半垂,汽笛长鸣;山河齐哀,举国同悲。5月19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7天时,全国各地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下午,中南海怀仁堂前气氛庄严肃穆,门楣上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14时25分,胡锦涛等领导同志来到这里,面向国旗肃立。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领导同志神情凝重地向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当时的很多评论都写道,这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对生还者的安抚。我们向遇难者默哀,向生还者祝福,祈愿灾区所有同胞平安。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强调“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是“尊重遇难者”,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尊重遇难者就是尊重生还者,尊重生者。     现在,马上就要到512特大地震周年纪念日,今年512是否还应全国下半旗呢?     我个人认为,以后可以不必年年这样,但今年512一周年当天,还应全国下半旗,一是继续表达我们的哀思,二是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反应,特别是对解决包括各种质量问题等日常检查监察防备工作,都是一个提示提醒,都是一个警报警示,三是对于再次凝聚全国人民精神有重大意义。   

  2008年5月18日,在距离汶川最近的四川省地震重灾区什邡市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在强余震中高喊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至今还响在人们的耳畔,对于当时凝聚全国人民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温家宝总理几次落泪,在灾区向遇难者遗体三鞠躬至今令人难忘。     我在《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立和平年代“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民,中国党和政府在2008年各大事件中极其出色的表现,不但有着强大的物质做基础,更有着强大的精神作支撑,这些精神元素可以统称为“2008中国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就如同近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人民万岁”一样,有着同样的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伟人情怀,同样向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万丈豪情!宣示着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信心百倍地进入崭新的光辉未来!!历史是连续的,为2008年立碑文对于今年新中国60周年大庆既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又有十分重要的提振信心现实意义,更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对于未来的历史坐标意义。     为2008年立碑的名称建议就是“2008中国精神纪念碑”,碑文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我们现在特别需要512后的团结一心,特别需要512后的中国精神,因为我们特别需要警惕今后可能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众志成城防范和战胜它们。     今年512再下半旗,也是为了更好地为2008年立碑。而给2008年立碑,就是给你自己立碑!就是给你我她他立碑,就是给所有的当代中国人民每个百姓立碑!就是给我们中华民族和平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伟大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立碑!这个碑就是和平时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们不但要“尊重遇难者,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更要尊重鼓励激励生者。为使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不“折旧”“缩水”,也应为所有512捐款人志愿者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在“中国精神纪念碑”内以及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也是尊重生者,鼓励生者,激励生者。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捐赠和援建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所有512捐款人志愿者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应该成为“建立健全社会捐赠和援建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内容之一,是中国人权事业健全发展的应有之义。     

总之,今年512是否需要再下半旗?所有512捐款人志愿者是否需要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并在“中国精神纪念碑”内以及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您的意见如何呢?

发表于2009-05-12
 
发表于2009-05-12
 
发表于2009-05-12
 
发表于2009-05-12
 说实话,我也不赞成过多地搞一些活动。但是,在有民意的时候,最好还是把嘴巴闭的紧一点。
发表于2009-05-1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