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大摩研究报告:中国房地产市场决无崩盘的可能

发表于2008-09-18
   上周五,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发布一项研究报告,娄刚等几位分析员在报告中表示,“中国各主要城市的房价已急跌。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崩盘可能性很高,对银行业盈余将造成重大冲击。”

大摩还表示,该行的中国策略队伍经过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新一轮的减价行动将导致地产市场崩溃,因楼价下跌通常会拖累成交减少;此外,地产企业除了出现盈利显著下滑外,亦很可能面临严重的偿付能力困难;银行盈利表现亦会明显受到影响,2009年并可能出现盈利负增长。

美国的大摩似乎很有危机意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刚刚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分析出“崩盘的可能性很高”,并迫不急待地对外公布,昭示世人。

果真如此吗?否。昨天,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8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同比当然是与去年8月相比,而去年8月正是中国房价疯涨的时候,涨得开发商都公开声称“不好意思了”。一个同比房价上涨5.3%的房地产市场,怎么也距离“崩盘”还有十里八里呢,大摩如果不是杞人忧天,就是耸人听闻,二者必居其一。

不错,这几个月的房屋销售量有所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消费者持币待购。我认为,拖累成交减少的原因不是楼价下跌,而是楼价迟迟不下跌,新一轮的减价行动迟迟未能全面展开,房地产行业的利润迟迟没有回到合理的区间。这就是我们的看法与大摩的不同之处,也是我们与大摩那些所谓中国策略队伍的根本分歧。

中国的楼市只有高价滞销的问题,决无平价崩盘的可能。大摩的分析师们,把今日美国楼市崩盘、银行破产的“样板间”搬到中国,生搬硬套中国楼市的现实,实在是错误地估计了市场与国情。中国楼市现有的房屋,并不是太多了,多到中国人住不过来了,因而卖不动了。中国楼市的主要矛盾是超高的房价与消费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一旦房价调整到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水准,目前的存量房屋大概立刻一抢而光。雷曼兄弟破产了,美林被收购了,下一个是不是大摩呢?大摩也应当给自己好好分析一下,特别是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当口。

发表于2008-09-18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