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调控政策应差别化

发表于2013-08-25

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基础信息系统尚未完善、法律制度欠缺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并不现实。所以一定时间内, 先导的调控方式仍会持续。以限购为代表的调控手段短时间不会退出。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7月有69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同比上涨。但从环比来看,房价上涨的城市有所减少,整体涨幅也在收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房价涨幅趋缓是当前经济形势的反映。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受到影响,市场的 热情有所冷却,这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但温州楼市政策调整难具普遍意义。

“前些天我去考察,发现很多地方政府负责人抱怨,找项目、寻求新 的过程 困难,地方经济增长好像找不到出路。”邹晓云说,这种情况在二三线城市尤其明显。

房价涨幅放缓,并不意味着上涨压力解除。邹晓云表示,一线城市供需失衡的压力,以及近期频繁出现的高价地,都将成为未来房价上涨的驱动力。近期,温州调整“限购令”,这是最近一年多来首个尝试调整政策的城市,

http://finance.qq.com/a/20120608/005818.htm   现在开什么店赚钱

且这一尝试并未被 层叫停。

在邹晓云看来,“温州尝试”难具普遍意义。由于此前的 需求比重过大,在这一轮调整中,温州楼市泡沫破裂,房价连续多月下降,并危及到当地经济。因此,温州调整政策的尝试,更多是出于挽救经济的考虑。

他表示,针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形态的差异,楼市调控政策应寻求差别化。但当前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地方政府松绑政策的冲动较大。如果放任地方政府自行调整,市场就容易出现混乱。除非其他城市同样面临温州的情况,否则调整政策的尝试都有被叫停的可能。

邹晓云认为,在市场不能做到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时, 手段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以限购为代表的调控手段不会退出,房地产市场仍将承受政策压力。

发表于2013-08-27

 

这也得看有效没效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