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倒了,让我看到购房者总在房屋质量上吃亏!

发表于2009-07-02

上海一栋13层的楼横向拍倒在地,这在全球都是难得一见的,可以说震惊了整个世界。

 

按今早新闻介绍,在现场勘察的专家表示,地面以上工程施工质量还可以,估计问题主要出在地面和地下施工部分,一方面是由于楼一侧修车库而另一侧堆土方的错误施工方式造成的,而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探测清楚是否与地基、抗剪力的施工工程和使用材料上有没有不当因素,这些问题都将在明天揭晓。

 

隐蔽工程质量的问题实际从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就发现了,这是一般购房者根本无法发现的问题,基本上是指工程完工后看不见的项目,如:防水、配电、墙面内、暗藏的上下水管线等等。总不能让我们都拿着压力回弹仪、超声波探测仪、裂缝仪和雷达测距仪等这些高精设备逐一检测房屋各项隐蔽工程质量吧。这都应该是各个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

 

现阶段是如何检测商品房的呢:
施工质量是由开发商组织的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四方验收;(等于开发商自检)
消防验收是由消防局负责验收,但一般不拆改只罚款;
规划验收是由政府规划部门负责验收,主要怕影响城市规划中的“红线”问题;
噪音和隔音还没有主管部门;
电磁辐射还没有主管部门;
空气质量一般是由开发商选有资质的公司;
房屋面积一般是由开发商选定有资质的企业负责;
保温隔热及防水还没有主管部门。

 

虽然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对以上问题管理的更多一些,但要求一般较低,我所见到的很多都是为了收费,而允许社会参与的力量很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购房者在收房时就必须更加关注《竣工验收备案表》,要注意表不得是复印件,上边必须是加盖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房屋管理部门的公章,在不确定真伪的情况下,还可以向房屋管理部门要求验证。虽然很多人在担心政府监管缺失,但这些却是你收房时了解房屋质量是否有保障的基础,也是日后出现房屋质量进行诉讼时的证据,每一个缺德方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除了隐蔽工程外,就是已成型的产品了,也是指我们看的见的。由于现阶段施工质量检测的各方都与房地产开发商有密切的利益关系,所以所谓的交付合格也都是出自开发商的“自检”,很多时候“把关人”并不精益求精,甚至有时是为了给自己省力,糊弄了事。

 

我曾经陪一些有经验的朋友去看过几个收房项目,也在前几篇文章中介绍过发现的一些问题,很多都不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出的,比如:墙的垂直度超过规范、地面不平、地面空裂等等,而精装房出现的问题更多。

有些朋友跟我说,地平不平的找装修公司去负责就行啦,查不查出来无所谓,白费劲的。天啊,交付的产品必须得达标吧,你给墙面、地面找平开发商是要免费整改,而装修公司难道不收钱吗?装修公司就不会在你不知情的时候糊弄你吗?当厨房、卫生间墙面拉毛强度不够,瓷砖粘贴不紧,在过保修期后份份掉落时你不难受?当精装施工公司用封胶的方式掩盖断裂的浴盆台面,而你却以为只是一道小裂缝,等出问题对方却说是你使用不当不予理睬时,你心里不难受吗?

 

以往不是没有购房者在收房时注意这些质量细节,但大多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我想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担心房子涨价。诉讼耽误不起的就是大量的时间,有点小问题,自己也就忍了,基本也就委托给装修公司处理了。
2、没有专业工具。墙面、地面平不平一般用靠尺、角尺;测量墙和窗框垂直度现在都配合采用激光仪;其它的还得准备两头、三头的插排测电;小木槌测空不空;还可用激光测距仪量取地毯面积;简易噪音检测仪测试窗边噪音等等。所以很多人嫌麻烦也就放弃了。
3、由于不专业被开发商忽悠。有些精装房屋地板出现多处的空鼓理应马上整改,结果开发商或物业的人怕麻烦,通常会告诉你地板刚铺设,都留有缝隙,为的是防止季节交替中产生的热胀冷缩,是正常的,不用现在更换,反正保修期两年,可以等一、两年,到时真的大面积出问题再修不迟,结果业主入住后安置了大量的家具,等一、两年后真有问题却发现要把家具搬走都困难,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我认为咱们购房者应就自己能把控好的环节尽量用足功夫,在这个房地产市场变革的时期有效的运用我们的资源去维护我们的利益,既然隐蔽工程只能交给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监控,那么在成品上就不该再放任自流。对所购买的房屋质量有疑问的一来可以请专业些的朋友帮忙;二来可以请专业的公司来检验;说到底,自己的东西自己不上心谁上心。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