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起走到现在只剩感激

发表于2015-08-10

先来说说主打歌Th美国名校 is Love。(建美国本科专业 议边听边看)(MV帅美国大学 2015到没天理,暂不分析,美国名校 太激动失血过多进医院美国大学 2015动失血过多进医院了……)

低沉的鼓点小调的和声烘托出歌曲的神秘感,李珉宇申彗星Junjin金东万四个人重复演唱着相同的旋律,接着键盘音从天而降,李珉宇和金东万引出了主唱申彗星,柔软的假声和其他成员的伴唱直接送到了歌曲高点。

We live for THIS LOVE.
中毒的旋律,也呐喊出了神话六子的心声。

第二段主歌加入了更强而有力的鼓点,小幅度交换了成员们的分工,尤其是东万不同于第一段的旋律,加上电音和声,完成度 之高。

副歌之后将歌曲接力给了两位Rapper。

老小Andy的Rap似乎又回到了九辑以前的风格,记得去年他的声音突然变深沉了许多,好不习惯。成熟固然好,但现在这样可爱中略带侵略性的性感的本色才是Fans们更喜爱的Andy。
Eric的声音一如既往地诱惑人,不同于Andy的部分——和副歌相同的和弦伴奏转换成了半音进阶渐强的形式。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Everytime, I Count 1 2 3
?? ??? ??? ???
??? ??? ???

有镜头感的乐句随着主旋律再次升起仍然有节奏地穿插其中。

然后就突然沉淀了下来,李珉宇轻薄的声音与蜻蜓点水般的空荡和弦相得益彰。而申彗星,呢喃着温暖的歌词,轻轻一挥手,将这三分多钟的歌曲绽放出的绚烂,统统收归于了平静。





再来说说专辑里的其他歌曲吧。

第一首歌??延续了十辑On the road的风格,On the road是用小军鼓营造出行走的感觉,而??则用吉他和弦乐,歌曲旋律也相同,给整张专辑一种开篇的氛围。

?? ??这首舒适的歌编排在第二首则是为了对比出第三首主打歌This Love的强烈与革新。

第四首Scarface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首歌, 适合神话。整体风格似乎延续了This Love的余热,六位成员对于这种电音歌曲的消化能力让人惊叹,听时仿佛能想象出珉宇带领着队伍,在舞台上尽展个性。(值得一提的是Junjin在这首歌里的一句Close your eyes,力量中满是诱惑……)

第五首New Me不知为什么,每每听到都会想到Andy一颦一笑,脑中回想的不是彗星和珉宇像九辑白版里《痕迹》一样细致的结尾和声,也不是珉宇亲自创作的这首歌词,而是Andy在开头唱到的I'm not the man and I uesd to be……

第六首???…神话稍稍更换了每人平时担任的歌曲部分,东万在这首歌的发挥 好,李珉宇做了大部分的承接和铺垫部分,申彗星的高音仍然清澈,仿佛还是十年前的年轻嗓音。

???作为第七首是我除了主打歌外最喜欢的一首,节奏与旋律都带有爵士风格,慵懒中充满力量,自然不用说是李珉宇先生的拿手好戏。六子的伴唱见缝插针,珉宇开头后彗星声音立马插入的部分简直出神入化,Andy与Junjin的Rap过后李珉宇担当了这首歌的最高音,从头到尾没有任何电音,把Fans带回七辑Brand New顶峰时期。

第八首Hurricane真的就似飓风一般,整首歌最大的亮点便是Eric似断非断的Rap和李珉宇与申彗星共同的高音,Btw二爷在这歌唱得地方真的很多…

倒数第二首I gave you的前奏一想起便让我想起了九辑里的最后一首?? ??? ???,如果说未完的的故事是神话唱给Fans们暂别的歌曲,那I gave you便是在微笑着告诉Fans:我们已经回来了, 汗水都值得,以后会一直爱着你们,陪在你们身边。

最后一首?? ??本来以为会是具有结尾性质的抒情歌曲,竟意外地是一首轻快的求爱歌,目测这首歌会成为今年亚洲巡回演唱会的粉红歌曲。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08年告别演唱会时LZ哭成了一个泪人,担忧着空白期将神话的本色磨灭,担忧着他们可能回不到舞台来,担忧着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下去。

可后来我发现,这些担忧全部没有必要。神话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答案。

如果说2012年的十辑代表着神话对远处Fans们的呼唤,2013年的十一辑便让我们体会到,等待神话归来,不仅仅是值得。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