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落寞的民间“奇巧人”:米粒之间雕出十八罗汉

发表于2016-12-08

老人名叫罗彪,电器今年已经83岁,摆在产品屋内展览的是他倾尽一电器生心血所制作的数十件电器品。明末魏学洢曾在《生活。明末魏学洢曾在《核舟记》中记载了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用核桃刻舟的故事。然而王叔远若还在世,必将惊奇于罗彪的技艺高超。
十八罗汉欢聚米粒之间
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罗彪刻出了不少传世之作,比如被军博馆收藏的“雷锋像”,是在大约30×10毫米的象牙片上刻下了三千多字的雷锋诗集;而他在上世纪60年代送给毛主席的一件特殊礼物,是在18×27毫米的象牙片上刻的一幅由三千六百多字的“实践论”组成的毛主席像……
微型书法大师、匈牙利的埃曼在一张邮票背面用铅笔写下了两千多个字母,创下了他曾经引以为豪的 纪录,但是罗老仅用一张邮票大小(18×27毫米)的象牙片就清晰地刻出3664字的《实践论》。
纪念章大小的“昭君图”上刻画着古代美女王昭君清丽脱俗的倩影,但是用放大镜再一看,原来她从头到脚都被罗老用成语精心装扮了一番,那些流畅的人物线条全是由608条成语构成的,眉毛上有“大江东去”,鼻梁上是“千山万水”,而项链上则是“天长日久”。
罗老还让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在比米粒还小的《米粒罗汉图》上欢聚一堂,身旁还有龙、虎、飞雁随侍助兴。当初罗老在寻找资料酝酿创作《米粒罗汉图》时花了几个月的工夫,雕刻起来前后只用了半个钟头。有趣的是不久以后,太原有位和尚在南京夫子庙参观了他的作品展览,临别时赠言说:“你多念阿弥陀佛,技艺还可求精。”罗老赶忙向他诚恳求教,和尚莞尔一笑说,《米粒罗汉图》里有个罗汉的袈裟披反了。罗老用放大镜仔细察看,发现确实如此,于是又专门重新雕刻了一幅。
很多人赞叹罗老的微雕手法神奇,称之为“神刻”,但这都是他一刀一笔苦练得来的真功夫。随着年龄渐长,罗老的眼力已大不如前,但是他却有着保持状态的独特秘诀,即雕刻时二分凭眼八分靠手,以在长期实践中磨练出的特殊手感,循着眼底微光小心摸刻。有次慕名来参观的顾客在罗老身边站了半天,只见他左手扶架,右手抵刀,却始终不见他的手动,谁知刀下却早已刻出了一行只有用放大镜才能辨认得出的小字。
中药材做成“小毛猴”
与刻苦练成的微雕手艺不同,罗老制作蝉人的工艺则是靠半路出家偷学而来。四十多年前,罗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目睹了一次制作蝉人的表演,对这些俗称“小毛猴”的工艺品颇感兴趣,便凭借自己的悟性偷学下来。事后他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创意,终于做出了各种惟妙惟肖的小猴子(蝉人)。随着岁月流逝,以前制作蝉人的一些老艺人均纷纷去世,据罗老了解,他已是国内唯一会做蝉人的老艺人了。
罗老的蝉人是用中药材料(木笔花、蝉蜕)制成的。蝉蜕的四爪是猴子的四肢,木笔花则构成猴子毛茸茸的身体,可以持续保存数十年不变。罗老的蝉人工艺品展示的都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如纺纱、推磨、迎亲、看木偶戏西洋景等等。
民间艺术家的落寞
192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的罗彪,自小喜欢做点灯笼之类的小玩具,但因家贫,仅在教会 读过书,没能进专门的美术院校进修。在旧社会里,他靠给人扎灯笼,雕瓜灯,做泥人,做人体模型赚钱糊口,后来辗转来到南京定居,进行微雕和蝉人制作。
这次民俗博物馆的有关领导慕名找到罗老,以极低的摊位费为他在民俗博物馆提供了一处展览空间。展览从10月1日开始,一共持续十天。提起参观人数,罗老沉默片刻,他说,第一天下雨,来观看作品的人很少,这两日天放晴了,也许对这些工艺品感兴趣的游客会多一点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