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俄罗斯贸易出口相关问题

发表于2014-11-19
标签:俄罗斯贸易,俄罗 综合体 出售 费用 市场价格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1998年第5期,由俄罗斯物流http://www.chuangyour.com/分享提供。


几年来,俄罗斯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厂,对外贸易却有较大发展,进出口额1995年为1237亿美元,1996年为1330亿美元,外贸顺差近400亿美元,1997年为1536亿美元,顺差198亿美元。对缓解经济困难, 是财政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仅靠进出口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全貌,从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看,存在着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商品少、经济效益差、易受制于人、缺少发展后劲诸问题。


俄罗斯出口商� 茉础⑷剂稀⒃牧系瘸跫恫氛汲隹谧芰康�90%,1995年为718.35亿美元,1996年出口原料、燃料、能源等788.279亿美元。1996年,机械制造产品出口略有好转,比上年增长7%,但俄机器制造业产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仍然比较低,1997年仅占出口商品总额的9.6%。


首先,这样的出口结构与 贸易发展趋势相背离。本世纪末最后20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的周期大大缩短,数量越来越多, 经济结构出现了许多深刻变化,制造业, 是尖端密集型产业在 经济中发挥着 大的作用。与此同时, 生产进一步向资源型过渡。再生产的集约化,保证了在减少消耗原料的同时增加生产,合成原料也越来越多地替代了天然原料。当今 贸易的商品结构早已发生了重要变化,总的趋势是制成品、半制成品, 是机器、电子、运输设备以及零部件的贸易、石油贸易增长迅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因为制成品的需求弹性大,外汇收入多。在这样的形势—厂,俄罗斯主要出口原材料的出口难有大的发展。


其次,出口容易受制于人。1995年,俄罗斯的大宗出口商品为: 133.815亿美元,原油123.51亿美元,钢铁6().96亿美元,石油产品49.71亿美元,未加工的铝34.233亿美元,未加工的镍12.316亿美元,铜11.963亿美元,圆木10.65亿美元,煤10.566亿美元,鲜冻鱼10.306亿美元,共计458.03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32%。1996年,俄罗斯占出口总额前几位的商品分别为,原油156.68亿美元, 157.722亿美元,石油产品74。093亿美元,钢铁66.764亿美元,未加工的铝39.298亿美元,未加工的镍12.172亿美元,铜11.352亿美元,氮肥1().733亿美元,煤10.“1亿美元,鲜冻鱼11.383亿美元,共计550.30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25%。少数商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过高,容易受制于人。而且,这些商品又都为原料、燃料、能源,对 市场行情反应敏感,也受 市场的制约,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出口就会受影响。1997年,俄原油、成品油、粗铝和镍的出口价下降6%一8%不等,氮肥和铁合金 幅度更高达25%一28%。为维持出口额,俄只好增加出口数量。


第三,出口扩大 逐步丧失。初级产品的特点是量多、值少、价低,相对工业制成品,它的生产效率提高得慢。在俄罗斯,增加不可再生的燃料和原料的出口的粗放因素将逐步消失,俄罗斯初级产品的价格 将不复存在。已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原料燃料的价格正在接近或超过 市场价格。根据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物价相对水平(以石油价格为1),俄罗斯燃料动力综合体产品,在1996年上半年明显高于国际贸易中的同类产品(16%一238%)。金属产品价格构成相对系数摇摆于1.40—2.96之间,生产这些商品的费用逐渐增加,俄已很难扩大出口。事实上,1997年,俄出口已出现下降,为2.7%。


第四,出口经济效益不高。考察一国对外贸易,其中一个 重要的方面是它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所应起到的促进作用如何。从近年俄罗斯出口产品的生产费用与国内外市场比较,俄罗斯出口效益不高,许多初级产品在国内出售可能比在国际市场出售更有利可图,但为了换回硬通货,只能减利或亏本经营,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的出口是为出口而出口,为增加而增加。而且,俄罗斯出口的增长没有起到通常情况下出口扩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初级产品的前期工业部门与后期产业很少,较少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俄大量出口初级产品几乎没能起到出口的“乘数效应”。


第五,加重了产业结构畸形。早在前苏联时期,整个国家的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就存在着结构失衡的问题。90年代末,苏联经济中,重工业占61.5%,轻工业占20%,农业占18.5%。前苏联的生产部门结构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俄罗斯。为了应付眼前的经济困难,为能换取大量外汇购买国内急需的食品及日用消费品,俄罗斯不仅没有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相反却不得不加大对重工业、燃料、电力、采矿业的投入,以增加出口。


观察近几年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失衡问题更加严重。农业古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5.3%降到1994年的6.5%;1995年,俄工业总产值比1991年厂降60%①,其中轻工业下降幅度最大,为82.4%。下降幅度仅次于轻工业的是机器制造业,下降64%。各工业部门生产的升降与出口何种商品息息相关,前面列举的出口前10位商品所属行业,在俄工业生产中下降幅度最小。除机器制造业外,重工业的下降速度明显小于轻工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燃料工业的比重由1991年的7.3%上升到1994年的15%,冶金工业由10.4%上升到19.3%,采掘业由15.8%上升到23.3%。


第六,出口增加与生产需求相矛盾。俄罗斯生产状况与其出口的升降成反比,原料出口的扩大是伴随着生产严重下滑进行的,当生产止跌趋稳时,其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可见,其出口并非因国外需求取得的额外增产,而是国内需求萎缩的结果,有些产品的出口量已达生产量的50%一9()%, 已到极限。国内生产好转增加对用于扩大出口的燃料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后,必然在国内生产需要和出口之间形成矛盾,为增加国内供应、保证国内生产,只能减少出口。这也是为什么1997年俄生产出现回升,出口却反而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俄罗斯进口效益低。从进口看,俄罗斯进口也没能达到通过国内生产成本较为有利的产品换进高效能的生产资料从而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目的。俄罗斯的进口在稳定社会方面的意义要大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从长远看,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大多数国家进口的商品不同,俄罗斯进口很大一部分商品不是高效能的生产设备及技术,而是食品、食品原料及日用消费品,占进口总额的50%;这些进口商品不进入国内生产过程,而是直接进入流通或消费。总之,进口没能起到提高本国生产力水平的作用,没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积极因素。作为一种连带效应,不良的进口结构同时也就降低了出口扩大的意义。因为出口归根结底是为了进口,为了进口能对经济起促进作用的生产设备技术原料物质。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