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消息的提前泄露,近期的
A股表现也让市场大跌眼镜。以本月以来的走势为例,虽说只有九个交易日的时间,但是市场下跌的交易天数高达7个,累计跌幅也达到6%!面对着极其疲弱的股市,IPO重启的消息会否令市场雪上加霜呢?



     从近期举办的高管座谈会上, 层的部分言论受到了市场的重视。其中,针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内容, 层称当前仅仅处于技术性改良好的阶段,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变革,而且审核权以及发行条件等关键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性处理。

 

      纵观近
20年的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市场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次数已高达10次之多,基本是每隔三年改革一次。从1992年的内部认购和新股认购至今,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可谓花样繁多。遗憾的是,改革至今,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始终存在。

 

      以近期公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稿内容为例,其中也存在着针对性较强的方案。例如,保荐机构和发行 股东都将要不同程度承担发行后的连带责任;严控上市公司的减持价格,规定时间内不得低于发行价;申报稿披露时间将会延长,预披露资料需要动态更新;关于股价跌破净资产后的补救方案以及大幅度提高机构的配售比例等。上述提出的针对性改革方案条条严厉,但是执行效果却难以预计。

 

      分析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核心问题,主要离不开几大问题,分别是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利益输送问题以及新股上市与退市的问题。



       针对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笔者郭施亮认为完善发行条件的审定规则属于其中最关键的环节。然而,从近期召开的高管座谈会可以获知,当前 层对发行条件等内容依然没有修改的权力。尽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稿内容描述得多么完美,都是属于空谈!另外,针对利益输送以及企业退市等问题,意见稿中也只是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

 

    那么,
IPO重启会对A股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有市场人士表示,回顾之前几次IPO重启后的行情,大盘基本不受太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的确,
IPO重启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重大性利空,毕竟股市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也可以这样认为,没有融资功能的股市并非一个健康的市场。但是,IPO重启带来的大规模扩容却对股市产生致命性的打击。纵观中国股市22年的历史,上市企业从不足10家发展到如今的2463家,而且还扩充了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市场。可见,中国股市仅仅用了2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资本市场100多年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以近十年的数据为例,市场融资总额高达
3.6万亿,而市场累计分红仅为1.9万亿,两者之间的差距高达1.76倍。又以近三年的数据为例,股市融资以及再融资的规模创出了历史水平。伴随着大小非解禁高峰的出现,限售股解禁以及融资再融资对股市的冲击 巨大。



       今年以来,关于
IPO重启的传闻经常出现,而一系列的传闻始终制约着股市的上涨。随着企业财务审核、企业自主撤离等程序的有序进行,IPO重启也成了市场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在当前极其疲弱的股市环境中,贸然重启IPO是否合适,确实让市场感到迷惑。更有趣的是,前期也有传言指出,股市有效稳定在2500点上方才会考虑重启IPO。当然,相关言论也被 层一一否认。




      笔者郭施亮认为,当前的中国股市就像一个垂死的病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然而,在一个严重缺乏 吸引力的市场背景下, 层贸然提出重启
IPO,无疑是在垂死病人的身上抽血。在这样的惨况之下,股市还会存在希望?  

    无奈中国股市已然成为利益者的天堂,中国股民却长期处于被剥削的局面。由于
IPO停发会对投行、中介机构、拟上市企业等利益链条构成重大的影响,因此IPO的重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IPO与利益团体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只要IPO一直处于停发的状态,则无益于整个利益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假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重启IPO,那么可以认为中国股市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