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2页
go

主题:【视角】住宅真的丧失 价值了么?

发表于2015-07-30
标签:市场 投资 住宅 投资者 房地产 

随着“温州 团”一带的没落,住宅市场的 性逐渐回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住宅还能具有 价值,伴随着上半年股票市场的一片大好,更多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靠 想法买房的人已经是屈指可数。而随着股票市场的一路下跌,大众又开始考虑重新选择 渠道,住宅房产再一次出现在热议话题中,那么,住宅市场是否真的丧失 价值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很多年前,业内便有一些判断,其中包括:房地产市场(因为政策干预在区域的不一致)被强制分化,住宅(因去 和限购)去 化,金融化趋势(比如资产证券化)不可逆转等等。这也坚定了我专注于从事现在的工作,并且对传统的房地产,尤其是住宅不屑一顾。而苏总这些观点,伴随着时间推移,也逐渐成为行业内外的普遍共识。


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点颠覆了自己原先的认知。去年11月初,在央妈春风和APEC蓝的相互帮衬下,我家挂牌出售的一套小房子,经过三周挂牌,卖掉了。看着房产证上的购入日期,从买入到出售,正好五年时间。仔细算算账,我自己都有点吃惊。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账是这样算的:

-- 买入时间和价格:200911月,128万元,720年按揭。

-- 卖出时间和价格:201411月,305万元。
-- 持有期间月供款:约7万元/年,累计五年本息约35万元。
-- 持有期间租赁收入:出租了3年,租金累计约15万元。

这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如果用现在大家都喜欢用的“年化”来看,率大概是多少呢?

经过反复计算,自有资金回报5年超三倍,年化净60%左右。


你没看错,是60%,每年。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个数字,可以秒杀过去五年我关注过的绝大多数的 /理财行为。

转型期的市场,无时无刻不处于焦虑和浮躁状态,今年尤甚。一方面传统领域 确实进入疲惫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另一方面以移动互联网领军的各种新鲜概念和题材,让人感到新的时代似乎说来就来,进而带动着自己也处于烦躁不安。

当把这一年的感受和上述计算做对比后,一个词蹦了出来:荒唐。和房子相比,什么互联网思维,什么煎饼烧麦,去你大爷,房地产才是王道。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情绪激昂之后是冷静。一串问题浮现出来——为什么会出现与逻辑推理相悖的结果?这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 房地产都存在类似的表现么?

翻看这五年该小区的历史成交记录,从我家买房子那时候起,房价集中在三个时间段出现上涨:2009年底-2010年一季度,2012年三季度,2013年下半年。除去这三个时间段,其余时间或者是横盘不动,或者是略有下降。也就是说,这个房子在60个月的持有期内,赶上了三个 波段,12个月的上涨时间,不仅抵消了48个月的横盘期,还实现了房价翻番、初始资金五年三倍的结果。
‍‍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期间几乎都是政府的限购限贷措施执行期,这三个上涨行情,是什么造成的?

个阶段容易理解,2009年底,印钞机大跃进后的翘尾,我也是那时候实在沉不住气了,赶紧入手。直到2010年4月政策出台, 才嘎然而止。

第二个阶段,印象深的是以温州鄂尔多斯为代表的民间金融系统崩盘,股市关闸使得企业丧失再融资能力,以及影子银行的兴起。资金去哪儿?什么机构在大肆扩张?融资奖金发谁?揣着奖金干嘛去?答案不言而喻。

第三个阶段,开发商从三四线城市撤退,携手影子银行杀回一线城市。 们再次掀起市场的兴奋。

这三波行情,共计历时12个月,直接推动了这套普通小房子的价格上涨。

‍‍‍‍‍‍‍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细想之前的的一些道理,大部分推断依然成立。房价和金融投融资环境密切相关。这个相关性,构成了房子和其它 领域互为潮汐的联系,也就是说,每一次让 者兴奋的 题材,成为把各路资金带上彼岸的“潮”,而每一次让 者灰头土脸的不靠谱,又变成,乖乖的把钱又送回房地产海洋。

‍‍‍‍‍‍为什么会这么频繁?为什么回路都是房子?

有 管制的市场,是个不能输的市场。在政府饱受诟病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干预行为中间,还存在“一热就昏,一赔就闹”的中国特色市场诱因,这种困境至今仍缺乏改善的主客观条件。这就使得,过往五年几乎 ‍‍‍‍‍‍‍
的新兴领域 ,短命成为常态——每一年都在给上一年的 书写墓志铭,每一年也在给新的 题材办理通行证。在这种往复的潮汐运动中,社会公共资源(交易、就业、 、医疗)的价值公信力反而稳定,也就成为回潮的主要方向。而房地产之所以受益,只是因为恰好扮演了这类资源的代言人而已。同理可以解释,三四线城市因为公共资源本身基础薄弱,无法形成人口导入的强引力,也就享受不到资金回潮的红利。
‍‍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看,京沪广深的广大业主,但凡用了按揭 ,基本上是不声不响站着把钱赚了,他们是幸运的。但这个幸运是以在新兴领域 者和三四线城市业主的普遍“不幸”作为基础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会是普遍现象么?不是。不同的交易区间,活跃度也会大不相同。以北京市场举例,伴随着央妈贷款政策的支持,似乎活跃区间已经逐渐转向改善类,价格动能强。毕竟,当年看着《奋斗》杀入北京市场的一众年轻人,已经到了生儿育女的周期了,支付力强的,会置换升级,支付力弱的,会用租赁方式改善。这个细分市场,加上按揭支持,给中小客户提供了一条家庭财富增长的绿色通道。

‍‍‍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而高单总价产品,因为客户需求空间狭窄,更偏向消费品特征。

与中小私人客户相比,由于一线城市的限购仍会持续,拥有大额资金的私人和机构,依旧无法把住宅当作 入口,因为太狭窄了。而替代品,是一线商用物业,也可能是 企业的股权 ,还可能是 企业的债权。“资产+债+股”的各式组合和经验积累,也会加速机构 者走向成熟。


后的问题是,明年的墓志铭写给哪个领域呢?想起一个笑话:热气球 ,扔下谁?胖的那个。同理,今年吵吵凶的是哪个领域?
‍‍

‍‍‍‍‍


发表于2015-07-30

房子属于稳涨不赔的

发表于2015-07-30

目前来看确实比股票强

发表于2015-07-30

但是房产 属于大额 ,没那么多的钱怎么碰?

发表于2015-07-30
地产搬运工,您好!您所发的帖子“【视角】住宅真的丧失 价值了么?”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5-07-30

没那么多的钱怎么投

发表于2015-07-30

房产是长线 ,短期不现实

发表于2015-07-30

不了解,有那么高么?

发表于2015-07-30

之前 的不是都赔了么,又开始忽悠人呢?

发表于2015-07-30

从长远看,炒股和买房差不太多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2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