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天鹅湖项目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发表于2009-07-14
 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包括两个行政区部分,即北京市房山区的部分乡镇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的部分乡镇。地理位置东经114°36′48″- 116°08′16″;北纬 39°09′57″-39°43′08″。海拔高程:26m-2161m。地质公园主体区域东西长130.80km,南北宽 75.09 km,总面积 953.95 km2,其中房山区490 km2、涞水县403.95 km2、涞源县60 km2。主要包括八大区域,即: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区、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区、圣莲山观光体验区、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区,涞水县野三坡综合旅游园区和白石山拒马源峰丛瀑布旅游区。园区地质遗迹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研究人类发展进化的重要场所;二是陆内造山带形成的遗迹让人们告别地球在中生代时期激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历程;三是地表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景观是中国北方的地下岩溶殿堂和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四是地学精英荟萃之地,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五是拥有悠久古建与丰厚人文积淀。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

1、典型性:以十渡、石花洞园区为代表的峰丛、溶洞群是中国北方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2、稀有性: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房山溶洞地质遗迹景观国内稀有,世界罕见。
3、自然性和原始性:主要地质遗迹都是自然生成,保持了原始风貌,没有人工雕凿,是大自然的杰作。
4、系统性和完整性:本园区地层出露齐全,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一系列不同时期的地质遗迹,体现了地质历史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5、很高的美学价值:园区内地表奇峰林立,峡谷幽深;地下溶洞景观奇特;动植物资源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构建了一处优美的生态环境。
6、极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古人类演化、陆内造山带、北方岩溶发育的最典型地区之一。


   公园地处北东向燕山构造带与北北东向太行山构造带衔接区内,是我国陆内造山带的典型地区之一,具有复杂的地质背景。园区集中国北方典型地表岩溶地貌、地下溶洞群、壮观的花岗岩与大理岩地貌、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精粹之大成,记载了距今数亿年来公园内漫长而动人的沧海桑田演化历史,构成了地质历史长卷中的壮丽画卷。
   这里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它记录了距今50万-1.8万年的古人类演化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有4处国家地质公园和一处市级地质公园――以北方典型岩溶景观为特色的十渡和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以多层多枝洞穴和丰富多彩洞穴沉积景观为特色的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以大理岩峰丛景观为特色的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新颖独特的“圣米”石英岩为特色的圣莲山市级地质公园。这里有国家森林公园――上方山、野三坡、白草畔;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周口店、云居寺、阁院寺;有国家4A级旅游区――石花洞、十渡和野三坡百里峡。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中国的首都圈,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良,生物类型多样,物种丰富,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生存,构建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一座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研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功能分区:

   世界地质公园标志与管理服务中心(一个主中心,两个副次中心),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功能园区。
   1.世界地质公园标志与管理服务中心
   公园设立一个集中的世界地质公园标志与管理服务主中心,其功能除安排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碑外,还具有地质博物展示、科普服务、游客信息咨询服务等功能,选择在房山。另外在河北省涞水县、涞源县分别设立标志与管理服务副中心。
   2.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功能园区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功能园区(简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园区”),总面积25.52 km²。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由于从1929年开始发现了古人类牙齿、骨骼和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以后又陆续发现了10-20万年前的“新洞人”、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现已建有约1000m2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此园区还有典型的孤山口褶皱构造景观及花岗岩球形风化蘑菇石景观等。是研究和传播人类起源、地质环境与人类进化关系的科普区,也是极好的地质教学基地。
   (2).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园区(简称“石花洞园区”),总面积36.5 km²。
   石花洞位于房山区河北镇低山丘陵地区,为洞穴十分发育的岩溶地貌,现已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以石花洞为核心,周边已发现有包括银狐洞在内的科考价值的洞穴16个,现已对外开放的有石花洞和银狐洞。规划定位本区为科普与观光结合的景区。
   (3).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园区(简称“十渡园区”),总面积313.68km²。
   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是华北地区典型的构造-剥蚀-岩溶峡谷地貌景观,主要包括张坊、十渡、蒲洼三个乡镇,拒马河流经全境,也是本地质公园占地最大、接待规模最大的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中心景区。
   (4). 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园区(简称“上方山—云居寺园区”),总面积31.37 km²。
   上方山—云居寺园区于房山区偏南部,十渡风景区东侧。包括从上方山森林公园至云居寺石经山连片岩溶地貌,还包括云水洞等九个岩溶洞穴群。是以云居寺石经山中所藏万余块石经(“国中之宝”)为主要特色的宗教文化游览区。
   (5).圣莲山观光体验园区(简称“圣莲山园区”),总面积28.1 km²。
   位于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北,主要地质景点有:圣米石塘,在沿裂隙溶蚀而形成的岩溶洞穴中,沉积了流水搬运滚动的石英砂,构成了神秘的“圣米”;由地质构造形成的神牛岭、翠屏山、岐祥居断层等,总体生态环境良好,还有其它明清民国时期留下的宗教文化遗迹。规划定位本区为壮观神奇的地质观光体验景区。
   (6).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园区(简称“百花山—白草畔园区”),总面积113.95 km²,其中房山54.83 km²,涞水野三坡59.12 km²。
   位于房山、涞水、门头沟三县区交界处高山自然风景区。该区生态环境良好,夏季山峦间云雾飘渺、气候凉爽,是北京少有的生态旅游地。
   (7).野三坡综合旅游园区(简称“野三坡园区”),总面积344.83 km²。
   龙门天关景区位于野三坡镇西北,本地质公园的西北部,其花岗岩断层峡谷造就了古代重要的关隘,山水文有机组合,成为本地质公园的重要观光景区之一。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位于野三坡镇西部,也在本地质公园的最西部,由三条嶂谷组成,地质景观非常丰富,生态良好,是野三坡最重要的观光体验景区,与十渡景区一起是拒马河上两大重要景区。拒马河休闲度假区位于三坡镇拒马河滨水地带,该地带河床宽阔、水源充足,人工林已经初步形成,是休闲度假的上佳地带。
   (8).白石山拒马源峰丛瀑布旅游区(简称“白石山园区”),总面积60km²。
   包括白石山大理岩峰丛景区、十瀑峡花岗岩瀑布群景区、拒马源构造泉群。

 欢迎您到市内售楼处来参观沙盘    

       售楼处地址:西三环莲花桥(公主坟桥南)东北角京都信苑饭店5层

联系方式:廖煊      13521458045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