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作为影迷的一点看法

发表于2013-10-22
看完《特殊身份》出来,觉得有点失落,这样的打戏不应该配这样的文戏。 这部片子可谓经历千辛万苦,官司缠身,意外频出,最后片子出来还被一帮不看电影就随大流乱喷的人刷低分。现在片子出来了,作为一个影迷,就说说自己对这部片的看法吧,不喜可以喷。 在经历赵文卓辞演之后,剧组之前拍的东西可以说都报废了,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在火锅店那场戏是完完全全重拍的,加上剧组的停工等等,《特殊身份》应该是超支了,而且应该超得不少。作为本部片的编剧,司徒锦源,带病帮忙,解决了一些剧本上的东西。这里不得不说檀冰导演,檀导演一直说《特殊身份》抄袭《终极解码》,大抵不大可能。剧本已经不是他的《终极解码》了,叫这个名字的戏一进戏院看,我擦是个卧底片,真的怎么都搭不上。外加檀导演那时候发布的故事预览片段,基本也可以看到是与《特》完全不同的一个故事。关于司徒锦源在病重的时候也在很关心《特》剧本问题,这个可以去参考郭子健导演和摊叔的《十沟场》节目(《怀念司徒锦源》),在那期节目中,叶伟信导演和郑保瑞导演都已经证实了这个说法的。说回这部片子超支,从片中的场景就可以看到,场景不多,而且室内景较多,重复使用也多,都是为了节省成本的办法。这样让人一看就觉得你这片子都是在很赶和成本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拍出来的。为了收回成本,各种广告植入我就无视吧…………………… 很坦白的说一句,《特殊身份》在剧情和对白上的确是要比《导火线》还要差的,尽管动作戏的分布比《导火线》要好,但还是掩盖不了本片支离破碎的剧情。《导火线》是前面一直文戏铺垫,一直到了50多分钟医院那场开始才众神归位然后开打,所以观众看的时候会觉得后面的那段枪战和打斗很刺激,很大一部分是被前面的文戏所压抑的。本片的三段动作重头戏分开来放,满足了观众对打戏的需求,但同时会削弱了最后大战的期待。加上这次最后的ending大战并不是像《导火线》那样在被邹兆龙的泰拳重击后转巴西柔术反败为胜的转折,而是最后一个肩固的锁技就ko了,有种“这么快就打完”的感觉。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对白也是一个硬伤,不管剧本上如何塑造景甜的角色,但是对白和人物性格的不统一使得这片的水准拉低不少。对白没逻辑,前言不搭后语,尤其在景甜说出“猪头”这种奇怪台词的时候更让人出戏。 剧情上的支离破碎一方面是剧本上本来就弱,可能司徒锦源还是给打戏做了让步。另一个不得不说就是导演的问题了。当时一看说是霍耀良,这娃最好的作品估计也就是《赤裸羔羊》和《急冻奇侠》了,王晶在他的自传中说霍导演拍《赤裸羔羊》的时候其实经验不足,把戏拍砸了。后来这位导演北上拍电视剧,偶尔玩票拍电影,估计混迹电视圈多年,都不会拍电影了,最大一个失误就是在景甜和邹兆龙在洗手间那段来了个跳轴,看得我很不舒服。然后这娃对场面调度也比较不给力,文戏上基本都降到电视剧水平了,对话场面就给个正反打,比较敷衍。 这样的导演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鲍德熹的发挥,感觉鲍德熹在这部片的影像风格上并没有太多个人色彩,不像杜可风耍广角肩托、刘伟强玩手持、黄岳泰的 运动镜头,鲍德熹在这部片都用很朴实的镜头去为场面服务,最深刻印象就是张涵予挟持甄子丹那场,从扇叶后面打背光,颇有他在《孔子》里面群生环绕的那场戏的感觉。在这种讲求真实的动作片中,朴实的运镜反而不失为一种选择。那些说摄影差的同学,人家怎么说也有奥斯卡和金像奖在手呀,差得去哪里呀。 追车的场面上略失望,整个追车的过程很混乱,没有分阶段,胡乱地碰撞试图营造出激烈的气氛,我还是拿回《导火线》的那段追车,虽然没有碰撞,但是从寻找-发现-追逐-围堵,每个段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话说那段飞车戏是罗礼贤的儿子设计的,或者真的青出于蓝了。到了断桥那段,路虎把沃尔沃撞得打滑推向断桥处时,罗礼贤用了个可以转动的底盘放在车底下,这个做法其实在香港电影圈很常见,成龙《我是谁》里用过,钱嘉乐《车手》用过,韦家辉《再生号》也用过。只是这次的瑕疵在于,底盘会托起了车子,使得在特写镜头的时候,沃尔沃是被离地推行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其实以现在的后期技术,把这个瑕疵修改下或者直接在真实拍摄的时候想办法减少瑕疵也并不是困难的事情。然后吐槽下路虎爆戏,有点多余了,难道就是为了 飞车必须爆炸的原因么…… 然后终于要说下演员了,丹爷放最后说。景甜顶着烂片女的头衔,在这部戏中上演了多场打斗戏,不能否认的是甄子丹设计了适合她的动作还有人家真的有去参加武打的训练,就是那种没功劳也有苦劳的感觉。雨夜和SUV的两场打斗是最精彩的,其他的就还好吧。刚才也说了,由于对白和性格塑造上的不统一,甚至是割裂的情况,造成了景甜在这部戏中成了一个精神分裂的角色,时而干练精明,时而智商降低,时而果断时而鲁莽,让人无所适从。张涵予这打酱油就算了,还有一个毫无气势的名字。郑中基用喜剧的方式去演一个警察在这部片子里出现真的有点不和谐,感觉就是从《龙咁威》里穿越过来。水师提督常昆大人的儿子文戏很给力,其实只要他保持《导火线》的水准我就满足了,完全属于那种一看就知道是狠角色的感觉。安志杰绝对能成为丹爷的接班人,动作好,体格好,丹爷说已经可以去拍MMA的电影了,所以安志杰同学拍的《激战》也很不错。说句心里话,要是屏幕上换成丹爷跟赵文卓打我还真的觉得一般。 最后说丹爷,第一次饰演古惑仔,他说自己参考了很多前辈的演法,尤其是周润发的。在麻雀馆里那段吃了个十三幺之后说“我约咗人食饭,无预你啵,系咁”那段的表情、语气,都是模仿周润发的演法,整部片子塑造的一个“无赖”“流氓”警察也是从周润发身 来的。以前我们看马军,都是一个严肃的性格,这次有点幽默,江湖味的陈子龙,恐怕我们更加喜欢。加上第一次在电影里说了这么多粗口,恐怕也是丹爷的第一次。不过周润发的演技不是容易模仿的,他仿佛是天生的,从《龙虎风云》到《监狱风云》,这种角色他是顺手拈来毫不费力。丹爷也只能算是模仿到了,但是对角色的揣摩是远远不够叶问那会那么深入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杀破狼》那种这么经典的片子不是这么容易就出来的,很多时候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杀破狼》情节好,但是动作设计并没有过多涉及MMA,到了《导火线》,动作加强了,剧情就弱了。再到现在《特殊身份》,MMA都快到教科书的水平了,剧情就基本忽略不提了。 有网友说动作设计是抄《突袭》的,我就笑了,《突袭》的打斗戏是很多很全面,但是从男主的上一部片子开始,我就发现他的动作有点奇怪, 是对手冲过来的时候他会扎一个马步然后再打,打完了就是扎着马步走的,要是讲抄袭,我更觉得《突袭》是模仿成龙的打斗风格,将其中的喜剧元素去掉加进CQB的打法。之前看到有网友说这打戏不好看,打几下就扭到一起滚来滚去。这是有些观众还没有意识到现在整个动作设计的方向都已经朝着MMA去了,就连《叶问前传》都加入了巴西柔术,《金刚王:死亡救赎》甚至卖弄自己是第几代动作片,混入各种搏击技术,实际上都是MMA的方向。不过《金刚王》还是停留在套招的层面上,还是很好看的格挡一下我又打,你拆我招我还击的套路上,并没有把写实放进去。从《杀破狼》的窄巷甩棍对短刀,再到导火线的ending打斗,丹爷放了很多真实性的情况进去,有很多miss,有试探性的虚招,加上很多巴西柔术的寝技,虽然在观赏性上不如导火线那种华丽,但是却更加接近真实。这部片子或者现在不会被太多一般的观众接受,但是时间会验证这些动作设计是超前的,领先于华语甚至 动作片市场的。
发表于2013-10-22
分析的不错哦,哈哈顶一顶啦
发表于2013-10-23
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样子,顶你
发表于2013-10-23
我觉得不错的,是喜欢的类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