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暴跌的深圳,暴跌的信心!

发表于2008-04-26
离奥运还有104天,离全国性房价下跌还有104天?温州人已经抛楼套现了。
北京的2008年2、3月,难说不是深圳的2007年7、8月。

2008年的2月中下旬,深圳全境,大小品牌,新盘价格暴跌。
深圳,离奥运有多远?深圳房价,离探底有多远?

2008年后,从南山,到宝安,到龙华,到龙城,到布吉,到盐田,全线量价下跌。
最具代表的,将是中部某品牌发展商的品牌大盘。表面上从曾经的1.5w,跌到将要开的1w。
比最高价,跌幅33%;比现在最低价,跌幅50%。
南山,有的楼盘,2手价逐月上千幅度下跌。
布吉,某在建地铁上盖大盘,降到6k单价。
各片区,你追我敢,互争最低。

暴跌的,是房价,还是对这个城市的信心?
在这个节骨眼,品牌发展商的品牌大盘,以如此幅度降价开盘,掩饰的是什么?
品牌发展商,不看好深圳的后市,还是奥运后的全国楼市?
品牌发展商的大幅降价,带来的很可能是更多的观望,而不是热销。
因为,降价的背后可能是无信心:从发展商、到代理、到成规模的投资群体,普遍的对后市没信心。
一旦自住、敏感、工薪的小业主嗅到这掩饰的对后市的无信心、不安全感,他们更可能的反应是,继续观望。而不是勇敢入市。对买楼热情而勇敢的,早就买了。剩下更多是小心谨慎者。
2007年下半年,“暴跌”可能带来“热销”。
2008年上半年,“暴跌”可能未必带来“热销”。

对比2、3年前的上海,局部泡沫区域的二手房价,确实被不小的挤压了一下。可是,似乎并没有品牌发展商的品牌标志楼盘,以如此大的幅度,做降价宣传。
所以,上海房价稳定了,只是局部时期的波动。或者说,对上海的要求,就是“稳”。

而深圳的楼市,显然已被炒楼者抛弃;或者说,炒楼者已被深圳楼市摒弃。
也可见,支撑深圳楼市的资金体系,远不如上海的稳健、成熟、安全、理性。
深圳的炒楼核心集团,风吹草动下,出逃、倒闭、歇业、欠款。然后是扼不住的低抛套现。
只有极少数的小散,在高潮套现了手上1、2套物业,可是极少。而小散们更不可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出来救市。
深圳的楼市资金结构,显然非常民间、非常没统一体系。

也可见,深圳的发展商和代理,对深圳的楼市市场,把握非常的不到位。被炒楼资金愚弄的相当到位。
深圳的楼盘定位和定价,显然并没有根据专业的市场分析、目标消费者承受力、区域和宏观经济来分析制定。并不是以“刚性需求”群体的实际承受价和物业本身的价值来定。
在07年的时候,楼盘价格是以周边二手房最高价+20%。被炒楼者牵着价格走,泡沫得不清。
而08年的时候,表面上价格走向价值,实际上却是发展商根本不知道自己楼盘值什么价。
在07年促销的利多,在08年反成了利空。一切曾经的软文,反成了后来的笑柄。专业评论的可信度,不断走低。
太急、太猛的降幅,显然会损害楼市消费信心、前期最高价购入业主的利益、投资价值口碑。
同时,给观望者,更多坚持观望的理由;让深圳的观望期来得更久更卓有成效。

如果,2007-2008,深圳楼市真的上演快节奏的大涨大落。那么,深圳,显然是一个普遍对其没信心的城市;或者,因其宣传效果好,对整体经济影响小,被当成“鸡”,“做”给了“猴”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