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2021强影之路》公司观察|B站、抖音、泡泡玛特等新兴公司瞄向电影赛道

发表于2021-12-30

自乐视影业成立算起,今年是互联网入局电影行业的第十年。十年间,电影市场形势复杂多变,有过互联网入局带来的甜蜜期,也有过冲击下的争议与疑惑。在每年众多知名国际电影节上,互联网与电影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主题。冲击之下,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电影上中下游的“水电煤”。

如今,抖音、快手、B站等年轻一代互联网公司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电影赛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此之际,由每日经济新闻和万达影视集团大数据中心出品的电影产业白皮书《2021强影之路》也连续第五年如约而至。在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万达影业总经理尹香今等产业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2021强影之路》于12月28日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隆重发布。

发布现场 图片来源:官方图片

《2021强影之路》白皮书显示,互联网与影视行业的融合加深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平台和公司投资电影,其本质仍是对用户流量的争夺,而电影作为优质内容聚集地,是当下内容产业投资的一大趋势。

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等累计投资了560部影片。整体上,阿里影业、爱奇艺影业、腾讯影业投资的电影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企鹅影视和爱奇艺在影片投资上相对克制,电影投资数量呈现下降的态势。

互联网与电影深度融合之外,电影影投公司、明星资本在2021年同样迎来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2014年~2021年,国内影城数量增幅逐年下降。2019年至2021年,头部影管公司变化不大,但仍经历了新公司的崛起和老公司的没落。2021年TOP10影投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2016年~2018年整个影视行业高歌猛进,明星的价值在资本市场的追捧下被越放越大。但时过境迁,今年以来,清朗行动背后,一些明星工作室或相关企业已陆续注销,影视资本正在进一步规范化。

2021年阿里、猫眼、淘票票累计票房均超百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