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 之痛:超载的校车

发表于2011-11-23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校车超载?
根本原因:对 的投入不够。

地方政府为什么不投入 ?
根本原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率是最高的,但回报周期是最长的,在全国政绩工程面前,领导们想的都是业绩,考核的指标中对 的考核是什么?没有多少领导会想培养出的人才未来会带来多少收益,国家看看喊增加 投入,但真正落实到地的有多少?
相关数据:“《国家中长期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 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早在1993年,国务院发布《中国 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 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 二十年过去,中国还在原地徘徊。低于4.5%的 平均水平。”

经费为什么失衡?
根本原因:精英 导向。我们今天 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全民提高素质,而是为了高考。 的 目标单一而明确:高考。而 的学习指向,都是考试。比如: 的体育 ,因为 体育大纲规定跳绳、毽球、软排,所以 的体育课就很少学习其它。再如城乡差别,由于 产业化,大学 高额收费已经让许多农村学子不再单一指向高考,现实的无奈让马太效应越来越突显。
相关数据:《2007年全国 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7年全国普通 生均预算的公用经费支出为425.00元,比上年的270.94元增加了56.86%。其中,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403.76元,虽然比上年的248.53元增长62.64%,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该数额已远远高出平均值。以北京为例,2007年北京市普通 和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3和8.66倍。

校车问题为什么近年突出?
根本原因:农村并校。如果你了解今天中国农村现状,你会发现今天中国农村 的生源越来越少了,我所在的辽南地区,许多村级农村 已经停校,孩子们都集中到镇上的 或大村 。过去孩子们走路 的传统已经变成孩子们做校车 ,而农村的校车,可想而之,本次出事的小面包车是当下中国农村校车的主力,而大量的农用小四轮拖拉机、微型面包运行在中国农村各村公路上,出事,不是偶然。
相关数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 和 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 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 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全国 数量减少了47.50%。在撤并过程中,撤并力度最大的是贫困山区的 。山西吕梁2005年一则关于该地区的报道显示,“短短两年,农村 由205所调整为94所,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

近距离拉近几层关系后,你会发现当前中国基层 的困境。如果单纯并校后政府提供必要的并校 投入,我们相信校车的问题并不会这样严重,但 并了,条件却并没变,众多资料显示了中国农村 和学前 的条件,从 师资到硬性条件,农村 问题有多严重,只有当地的人才知道,领导们知不知道,当然知道,但在政绩考核下,没有人去关心和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才有了,众多学生家长自己出钱雇校车、 为了节约成本严重超载运行校车。众多无奈的背后,是基层政府对当下农村 的漠视。

许多人在本次事故后找出了国外校车图片与中国进行对比,其实在中国现有条件下,我们不必追求这样的标准,哪怕广大农村的孩子,能因地制宜的保证孩子们能有安全的交通工具作为校车,就已经够了,而再也不要出现长春这样唯一的美式校车出现在市直机关幼儿园这样的权力闹剧。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次惨痛的教训,让政府能有个清醒的态度,为了国家长远的发展,重视起每一个孩子吧。

最后,用邓小平在1986年所说的一句话留给各位:“ 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是很容易纠正过来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 ,要从娃娃抓起。 ”领导们,你们还记得这句话吗?
发表于2011-11-24
发表于2011-11-24

病态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