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王宏琨立志做一名医生,拯救更多的生命

发表于2018-03-06

从小,王宏琨的愿望是做一名工程师,建造出美丽的房子,儿母亲的病故让他立志做一名出色的医生,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更多的生命。
1942年1月,王宏琨出生于揭西县棉湖镇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木工,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从13岁就开始走村串户做木工,一直做到70多岁,工作十分辛苦,而收入却极其有限,根本难以维持一家的生计。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王宏琨最小,上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当时家境十分贫寒。
棉湖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更是揭西的经济和工业重镇,有着浓郁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许是潮汕文化赋予了王宏琨隽永而丰富的生命底蕴,或许是在他身上流淌着王氏家族的优良血统,使得王宏琨从小就出类拔萃,学习成绩优秀,有一种积极进取、不甘人后的不倔精神。初中毕业后,王宏琨因成绩优异而被普宁二中录取。普宁二中是广东的省级重点中学,初中毕业生们都以能考上普宁二中为荣。王宏琨所在的学校仅有二名学生被普宁二中所录取。
能被这样的省级名校所录取自然是王宏琨最大的荣誉,但从家里到学校相距30多公里的路程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没有自行车,更没有公共汽车,一次要步行整整4个小时。高中三年,王宏琨整整走了三年,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王宏琨的求学之路三年加起来也足足有了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一次长征。
小时候,王宏琨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长大后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然而,理想本身有着许多可变的因素,哪怕人生中一个细小的变故,都可以改变理想的本身。母亲的病逝使王宏琨深刻地体会到,就算你设计出人间最美好的建筑,造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于是,王宏琨决定学医,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为人类生命的工程师。只有构筑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有资格谈及其他。“不做良相,便为良医。”王宏琨的理想暗合了古人的哲理,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一生的工作与生活。
1964年,王宏琨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广州中医学院,开始了六年制本科医疗专业的学习。
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民曾以辛勤的劳动、卓绝的智慧创造了举世无双的中华文化,为人类奉献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瑰宝,中医药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脊梁。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成果在今日依然璀璨,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学校就似一个引路人,把王宏琨引入到中医药这个硕 大的宝库中,使他徜徉于而《本草纲目》等鸿篇巨著之中,流连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之内。通过中医典籍,王宏琨飞越时空的界限,对话中草药鼻祖桐君老人,寻扁鹊,访葛洪,邀华佗,知遇张仲景,晋见李时珍,解剖王清任……面对泰山北斗,王宏琨崇敬而不崇拜,迷恋而不迷信,取其精粹,弃其糟粕,在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以理念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
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一株幼苗可长成参天大树。在这6年中,王宏琨不仅掌握了大量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明白了中国中医药的真正内涵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虽不说脱胎换骨,亦可说是今非昔比,其所取得的成绩更是令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
有着清晰目标的王宏琨在医学的海洋遨游,储备专业知识向着自己的愿望迈进。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