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北京春节“空城计”跟房价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2017-02-21

然而,和鄂尔多斯、邯郸等城市不一样,北京的空城并非人口的流失,而是人口的流动——走了还会再回来;也恰恰是这个时候,才让人们看到,原来北京真的是“外地人”支撑起来的城市。但如果把房价的高涨也归结为外地人造成的,那就有失公允了;北京房价随着人口流入而上涨,恰恰是城镇化的过程在中国的一个典型。那么城镇化跟房价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7.35%,比201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个数值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80%的城镇化,还有待发展;不过鉴于我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不应该以他国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那么城镇化率上升,对于房价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不妨以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案例一:美国城镇化发展—— 城市衰败

以大底特律区为例,城镇化的过程中,城 房价持续下跌,卫星城镇稳定上涨。2011到2012年,该地区地产价格同比上升幅度达到了13.6%, 此地区购房的中间价位为42.5万美元。而对于 的底特律而言, 写字楼的空置率已经高达56%,大有人去楼空之势。

同时, 城市人口减少,城镇人口稳定增加。底特律 城区人口锐减,83%的人口为非洲裔,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70万人口的底特律的中产及富有阶层生活在底特律的外城区,安居乐业。

由此带来的最显著影响就是行业外迁,就业机会 区域减少,城镇就业机会汇聚。

案例二:墨尔本 ——不再是生活 ;

再看墨尔本城镇化发展道路,30年前的墨尔本就开始实施城镇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99.5%的澳洲本地人不生活在 ,而是选择更有生活气息、 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的卫星城区。

相类似的这种状况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的地产市场情景也十分类似。在这些成熟、完善、发达的、经过了市场多个涨跌周期洗礼下的房地产市场中,城镇化化解了城乡收入差别;就业实现了城镇本地化和多元化,在城镇充分满足国民生活、医疗、 的背景下,大城市的 房价的增长趋于平稳,甚至可能低于城镇区域。

案例三:对比来看,与其他国家城镇化相反,我们反而是更加集中。看似大相径庭,实际上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决定任何一个位置(不管是 还是卫星城镇)的房价的关键要素是当地的房屋供给和需求关系;而且这种供给和需求关系是动态的、具体的。同样是城镇化,由于国外是分散功能,最终导致的是市郊房价、甚至是卫星城房价的上涨;而我们国家城镇化水平短期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目前依旧是抢手的。

不管北京的“空城”给人们带来多少不方便(第三产业几乎停滞了),但这恰恰是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自信:超千万人在春节“离开—回归”的过程,恰恰证明了“离不开”的实际情况。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入、有如此庞大的房屋需求 ,才会让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此“傲娇”。

综上,期待国内一线城市房价 ,城镇化的方向,决定了人口的流动方向;而人口的流动,决定了房屋的价格。因此,在研判楼市的时候,调查购房区域的物业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度、出租水平、居住人群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比单纯地看 的繁华或市郊的风景,要更加科学、更加贴切现实。尽管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就业的均衡、收入的平等、弥合所谓大城市和城镇的界限,但在最终将一线城市功能分割开之前,房价难以平抑到一个不那么吓人的地步。

每年北京都会在春节上演一出“空城计”: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堵成狗”的立交桥,挤不上去的 ,都变得如此友好、空旷。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