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诺贝尔经济奖主:中国民企应有危机感

发表于2002-12-13
南方网10月18日消息:quot;为什么中国许多中小企业到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老长不大?quot;就这个问题,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爵士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面对深圳商报记者的提问,詹姆斯表示,尽管他对中国这个问题的背景了解不多,但他知道中国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初期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就停滞不前。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公司成长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在科研创新当中甚至即使是在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例如当小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的时候,在组织上就可能就会失控。可能就会有些员工为谋求私利而损害公司利益,比如做假账等等。这些都是中小企业quot;成长的烦恼quot;。 对于那些初期发展势头较好,获得很高的利润的企业,詹姆斯提醒,尽管有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可以准确对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灵敏反应,适应市场的要求。但是要一直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建议企业应该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能因为第一步走好了就麻痹大意,而要不断地预测和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 詹姆斯。莫里斯爵士简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伦敦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爵士,出生于1936年,在苏格兰西南角的Galloway长大。他就读于爱丁堡大学,1957年毕业于数学专业,获得Napier奖章。随后他来到剑桥大学,继续其数学荣誉学士学位(MathematicalTripos)的第2和第3部分,1959年他转向研究经济学。在印度协助计划委员会进行M.I.T.项目一年之后,他于1963年完成博士论文quot;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计划quot;。他于1961年和Gillian结婚。 1963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任三一学院的助教并成为特别研究生(享受奖学金但需兼任一定教学工作),担任助教5年,之后成为牛津大学的数理经济学教授。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出生于1964年和1966年。在那段时间,他研究计划理论、发展经济学和公共财政。他开始与IanLittle合作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本利分析方法,与PeterDiamond合作研究最优税收理论。他的一篇特别重要的论文是关于最优所得税,开始于1968年他在M.I.T.的休假期间,是与Diamond合作的。该篇文章发表于1971年,是1996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引证的重要文章。 在牛津,他是Nuffield学院的研究员和Edgeworth教授。他非常热爱研究生教学工作。完成了与Little合著的书,发表了大量关于各种税收理论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是与Diamond合作的。也发表了几篇关于增长理论的文章,其中多数是与曾经是他学生的杰出经济学家合作的。再后来,他推动了契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委托/代理问题。他多次成为M.I.T.、Berkeley和Yale等大学的访问教授。Gillian于1993年去世。 他于1995年被选为剑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将于2003年从此职位上退休),并再次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他继续研究福利经济学和契约理论。因其对不对称信息理论的贡献,他和WilliamVickrey一起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98年,他被授予爵士称号。在2001年,他与Patricia结婚,她有很丰富的中国经验,负责组织中国项目。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