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和记黄埔:将危机化为奇迹

发表于2002-12-13
三联生活周刊 文:吴晓东 “亚洲金融危机对和记黄埔基本上没有构成太大的冲击。”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将日历翻回到1997年10月,可以看到在围绕10月21日的前后几天中,香港股市曾 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打击,恒生指数下跌23.34%,总市值在4天之内贬值近1/4。作为占港股总市值1/10的超级巨轮,和记黄埔能够在股市风暴中坚守航向并在其后几年里屡有惊人建树,不能不让人赞叹“李超人”的奇迹创造力。和记黄埔发言人特别建议记者去看看李嘉诚在1997年底集团周年晚宴的致词,称“所有奥秘即在其中”。李嘉诚在致词中说:“过去几个月来亚洲发生的金融风暴是史无前例的,但集团根基良好、稳健,业务多元化、国际化,所以与其他一般公司相比,影响较为轻微。”和记黄埔发言人在具体解释这段话时称:“业务多元化是和记黄埔经营战略的一大特色。和记黄埔五大核心产业中有四类属于传统业务,只有电讯属于所谓的新经济,和记黄埔始终注重保持传统经济的优势,同时用新经济的科技去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 该发言人指出,分布合理的业务范围是和记黄埔的主要强项之一。李嘉诚担任主席后,对和记黄埔进行了大规模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至1989年,和记黄埔的五大核心业务终于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这五项业务分别为港口及有关服务、电讯、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高盛公司在评价和记黄埔时指出:“和记黄埔的电讯业务是推动其资产净值及股价上升的主要动力,而与电讯无关的业务则提供强大的抗跌能力。”以和记黄埔的港口业务为例,1994年“和记黄埔港口”成立后,迅速成长为全球货柜码头业的翘楚,目前经营全球30个港口,营业额占和记黄埔集团总营业额的17%。实际上,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楼市缩水一半以上,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泡沫的破灭,和记黄埔的地产和电讯业务在这些危机中都经受了很大冲击,资产缩水达200亿港元,但是发展良好的港口和零售制造业务有效抵冲了前两项业务的损失,令和记黄埔集团始终保持盈利状态。 在国际化方面,和记黄埔与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一些亚洲公司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海外业务量巨大。1997年和记黄埔总营业额和利润中海外业务占到了39%和31%,1999年,由于在出售Orange上堪称经典的操作,当年和记黄埔海外利润额达到全集团的97%,并创造了单一集团公司盈利的全球纪录。随着和记黄埔海外业务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和记黄埔纯利中的60%来源于海外业务。庞大的海外业务令和记黄埔能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置身于风暴眼之外。不过在接受采访时,和记黄埔发言人一再向记者强调,和记黄埔的国际化战略始终坚持根植香港,她说:“香港是和记黄埔的本部,和记黄埔的五大核心业务全部起源于香港,并在香港积累起丰富的产品、服务、管理的经验与口碑,然后再向海外扩展这些优势。和记黄埔的思路很清晰,就是一方面根植香港,一方面加速国际化。香港完善的法制和金融体系是香港企业走向海外的强大后盾。” 除了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该发言人认为,和记黄埔能在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最重要的因素是李嘉诚奉行的“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的经营之道。和记黄埔在发展电讯业务尤其是拓展3G市场上最具进取姿态,为竞标欧洲5国3G市场牌照投下重注,直到目前为止这一做法仍然受到许多人的质疑。欧洲几大电讯巨头包括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都已因购买3G牌照而负债累累,规模稍逊的和记黄埔会不会因冒进3G陷入同样的窘境?和记黄埔发言人明确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她说:“和记黄埔一直在力拼3G业务,但与其他公司依靠银行借贷购买3G牌照不同,和记黄埔是用出售2G业务的资金支撑3G的发展,仅出售Orange就为和记黄埔筹措了1000多亿港币的资金,预计可以支付全球3G业务的总成本,包括执照费、设备费、利息以及创建消费者群体的费用。和记黄埔向来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记黄埔今日持有的现金和流动资产仍超过负债。”同时她也否认和记黄埔拓展3G是一种冒进举动。“我们在3G上的任何举动都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我们对3G的前景很有信心,但同时并未丢弃一贯的谨慎作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记黄埔竞标德国3G牌照时在最后阶段果断退出,因为58亿美元的要价实在太高。现在这已被公认为一个成功而明智的操作。”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