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藏水入疆”亦或“大西线”,应从可行性出发

发表于2018-01-07

2018年伊始,大家对生活都有了全新的期待。很多网友在微博许下了愿望,希望雾霾问题在2018年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于此同时大家也更关注藏水入疆这个话题,藏水入疆是否有可行性呢。
藏水入疆是怎么回事?青藏高原南麓受到的关注似乎从未如此强烈,大家都目光灼灼的聚焦于此,抓破头皮的想着各种方案,希望将这里丰沛的水资源调往西部干旱地区。关于某些有识之士和各大机构分别提出各种方案,无一例外都是想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等大江的水弄到陕西、内蒙西部、甘肃和新疆。
藏水入疆听上去的确非常美好,令人心潮澎湃。但是“远水真的能救得了近渴”吗?
就目前呼声最高的“藏水入疆”和“大西线”方案而言,光看数字和报告是没有的。不错,我们国家的隧道技术、筑坝技术、重大工程的施工技术部分的确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准,超级工程的先例也是不胜枚举,但是这些都是在科学论证、科学施工和科学管理基础上实现的,是要进过深思熟虑和实力考察研究的。藏水入疆是否科学呢?

首先,王梦恕院士提出的“超长隧洞”方案,就让我觉得非常不科学。
全程埋深2000米?这样超长隧洞、巨型工程是没有先例的,任何地区的隧道实例都不可与青藏高原同日而语!青藏高原是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区,超埋深下的超长隧洞面临着地热、岩爆如何解决?另外,施工区域还涉及滇藏煤系地层,瓦斯气本就不可避免,再加上超埋深、高压易爆的煤层气,如何通风?难道这些制约因素藏水入疆不需要考虑?
另外,王光谦院士的明渠引水方案,希望在地表借助自流实现“藏水入疆”,可能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听起来会觉得不明觉厉,而且还似乎解决了工程量巨大的问题……呵呵……
藏水入疆可行吗?扬水成本、高原冻土、生态脆弱……恐怕得明渠、渡槽、隧洞结合。此时,我们还没说地壳运动这个问题呢,就已经面临很多隐患了。
所以,各位院士、专家们,不是质疑你们的专业能力,而是“藏水入疆”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就算你们不在乎自身的荣誉,但也应该用眼睛的科学精神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点可靠的方案,对吗?
“藏水入疆”是否是纸上谈兵呢,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就越要尊重科学。要以严谨的目光去看待“藏水入疆”。 “藏水入疆”和“大西线”能不能成功需要进一步有待考证。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