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关于业主委员会成立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头次发贴,欢迎大家讨论,只为家园的明天更灿烂)

发表于2007-08-30
咱们长桥园小区的十几位邻居为了大家的利益,利用自己的闲遐时间,几经曲折和辛苦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业委会成立的曙光,真的很令人感动.
但是紧接着出现了不愉快的问题:大家都能看到的是楼道里出现了署名部分业主贴子,不过相信也有大家看不到的现象.比如个人感觉前期居民好象很多(对业委会申报)反应不热烈.最近偶听到邻居的讨论.

业主委员会是代表我们所有业主权益的组织,我们小区目前还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这个专门的机构去协调和解决的.比如夏天最突出游泳馆的问题,我记得购房的时候,游泳馆是作为小区的配套设施和我们的购房款挂钩的.此外,快要收取物业费了,我们也需要有业委会把关.

翻看我们以往的贴子,发现不仅是业委会申报,甚至就是这个水岸长桥的业主论坛,连发贴的,回复的也只是一些固定的人群,更多的邻居(怎么也有百分之六七十吧)没有参与进来.我想这个问题是绝对不应该归咎于居民的素质的,那么到底是哪些问题出现问题了呢?

为了我们切身的利益,结合正在筹建的业委会的问题.有几点感觉我想贴出来供大家讨论一下(共三点,欢迎大家拍砖),第一:过程和态度有点不透明,好象有点封闭的感觉(小团体?).从业委会第一次成立到现在好象有两年多了,申报了三次,但是忙前忙后的好象始终就是贴在报刊栏里那十几个人.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个群体有些封闭,我的经历是今天五月份,当时业委会宣传栏贴出一个公告.我和一些邻居在网上,就出告示中一些可能会引起社会居民抵触的观点,提了些意见.其结果是被几位邻居群起攻之.再往后我的建议被采纳(那张告示被撤掉了).而我自己被踢出北京市通州区长桥园"业主"的QQ群.踢我的理由是我提意见的方式没有顾及某些业委会成立而奔忙的高邻的感受.虽然感谢惊鸿后来又让我入群,但是彼时感觉已经不一样了.然后自己又自动退了.
我想说的是,业委会姓"公"而不姓"私",这是首先要明确的.意见多说明大家都关注,是意见肯定就不中听,但因为不中听就不听肯定要坏事.如果作为一个业主,在自己小区的业主群里发表与业主有关言论都要受到限制,都要看人脸色,针对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首先"考虑表达的方式,那这个地方有实际的意义吗?

我一直想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因为相似经历对业委会失望?党同伐异的作事方式,是不是将更多的人挡在事件之外的原因之一呢?

建议解决的方法:各位为建立业委会有功的邻居能否再端正那么一点姿态,端正一下对业委会这个组织机构的态度.(各位为业委会的事奔忙,大家都看在眼里.你们能够得到的酬劳是大家的信任,而不是高人一等的地位).

第二是不是业主委员会的目的及意义并没有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家对此也并不是很了解,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我一直都认为申报的事不应该只由这些邻居孤军奋战,也一直不相信申报的事其他人做不了,但是结果就是这样.就我个人而言,我后来没有再关心这个事是因为原因一,但我不太清楚,小团体与目的不明确哪个原因更加让多数人独善其身.但是很明显,如果大家都能知道成立业委会的意义,肯定积极性会高一些.举个例子,就象湖泊入海一样,需要两个条件:1有通畅的渠道.2,有重力的吸引.我想不但是业委会这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事,如果有通畅的渠道,和大家对于事件意义的理解,就肯定能吸引更大的力量加入进来.
(如果此贴不被删的话再写..待续.....)
发表于2007-08-3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