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普照寺传奇

发表于2013-03-02

信息茶马古道上的都江堰,娱乐有一句名言:“拜水都股吧江堰、问道青城山”。云峰佛,青城山的佛教,也[url=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1/0228/A20110228831475.shtml]新闻[/url城山的佛教,也是极有名气的。与青城山众多道观相对应的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普照寺,就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

我在茶马古道上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拜访过数不清的寺院,都江堰的普照寺在这众多古寺中间,规模并不算太大,历史也不算最久,地处青城外山,接近成都平原,森林茂密,庙宇宏伟,依山而建,石阶蜿蜒,古迹众多,却还并不是典型的“深山藏古寺”。但作为川西四大佛教名刹之一的普照寺,却是以其历史风云变迁令人惊心动魄,传奇故事盛传使人叹为观止。

中国西南的茶马古道是一条向两头延伸的古代交通、经济、文化走廊。它一头向西南延伸到西藏。一头向西北延伸到甘肃,最后与丝绸之路交汇。这向西北延伸的一头,以都江堰为起点到达松潘古城的这300多公里,历 被称之为“松茂古道”,在秦汉时期,被称为“冉咙山道”。

根据茂县的唐代摩崖造像推测,在公元7世纪左右,这里已经是沟通川西平原和川西北高原的大动脉了。也有历史学家考证说,都江堰是南向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证据是古代都江堰市的西街交易盛况空前:人山人海,热闹 ,毛皮、药材从骡马背上卸下来,换成茶叶、花布和雪白的盐巴,这一切最后都消逝在山间的马帮铃响之间。这条通向西南的茶马古道,可以经过西藏通往印度、尼泊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货物交流情况,有着不同的好听的名称。例如“茶马古道”是体现茶马交易,“南方丝绸之路”是突出丝绸交易,“麝香之路”是强调香料交易,“驼峰航线”的意义是空中军事运输。

从都江堰(灌县)西进,第一站就是2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之外现在名震寰宇的汶川(茂汶)。在古代,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庶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患,也是茶马古道上行走的人们最致命的天敌,信佛教的人们自然就有了请求菩萨保佑的愿望。普照寺就是这条“松茂古道”起点处的一处著名寺庙。

我们一行人来到普照寺的时候,寺院的主持果正法师恰好外出云游未归,没来得及聆听其论佛讲经,不过在厅堂里却是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和几种名茶禅茶,供熟悉的朋友饮用。正好我们一行人中有一位著名的茶艺高人,他便使出高超的茶艺沏起了禅茶。“禅茶一味”,在我们是耳熟能详的话语,但是真正体会其真意,还得来到普照寺这种古寺里品茗,在大都市的茶楼里是不会有这种奇异而清心的感觉的。

此时,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蓝色莲花图案白瓷小茶杯,眼望杯中褐红透亮的茶汤,从视线的摄入便已经有了直入心脾的清爽,待到用嘴轻啜茶水,更感觉到有一股醍醐灌顶的响应。茶师大概看见有人喝茶姿态没有入道,便提醒众人,“品茗”、“品茗”、“三口为品”、“不是喝水,不是喝水”。

我环顾四壁,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弘一法师那幅千古经典书法“佛”字。这个字,是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融合的结晶体,字是珠玑,意是温玉,视之撼人心魄。墙上还有一些净空法师在普照寺的照片。供台上的供果,一看就是著名的茂汶苹果,这是茶马古道上的一种珍果,果子青绿,轻泛豪光,仿若岫玉。有人似乎想取之珍藏于家中,供奉于桌案。又有人说不可不可,供物神圣,不可擅动念头。种种的佛物,便使得人心里有佛,禅意浓郁,所以这茶汤便混合了虔诚向善,气定神闲的意趣。这也正是佛教修行讲究的食用茶饭之时所必须的愿想。茶饭在佛教修行中,不单纯是果腹和养身,而更是精神的蕴蓄和意念的提纯。诚所谓“修行无处不在”。

普照寺是一处充满传奇的寺庙。从普照寺甚至可以管窥几百年间的历史风云。据光绪年间的《普照寺源流记》记载:“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这就是普照寺的一大劫难。张献忠的大开杀戒,烈火屠城,在四川早已是罄竹难书。因为这大屠杀,造成了中国历 最大的移民潮“湖广填四川”。现在许多四川人其实是两湖两广人的后裔。伴随着肉体的消灭,当时民众的精神寄托——寺庙也被付之一炬。

又有传说:明末清初给张献忠藏宝的部下来到一个小庙削发为僧,后将其改建为普照寺。这个部下在张献忠覆灭后,直到自己死去也没有说出藏宝的地方。这又为普照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似乎在这里还有一些没有被发现的巨大宝藏。

普照寺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开始从一座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恢复生机。乾隆、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没有任何化缘的情况下,突然大兴土木,修成占地400亩,五重殿宇的宏大寺院,令世人震惊。于是有人猜测是方丈鉴山在小庙的某个地方,发现了张献忠所藏的宝藏。这件事情,在普照寺至今也是一个谜团。

历史风云的巨大变迁,如果积聚到一座庙宇,或者某些个人的身上,往往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由于普照寺经历了明、清、直到民国的风雨变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记载:到解放时,普照寺已拥有方圆将近2000亩土地,于是那时的主持就划为地主镇压了。将寺庙土地算作主持的私产,在今天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在那种疾风暴雨的年代,看待事物的视角的确是与今天有太多的不同。

普照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只有两个和尚伴着孤灯黄卷看守着寺庙。这时, 的地方大炼钢铁需要木材做燃料,便看上了寺院周围的古楠木林和庙里的栋梁。正当两个小和尚像杜甫当年写的那样“忍能 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只叹息”之时,突然摔死了3个拆卸藏经楼的人。这正应了民间心理中根深蒂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学说。这时,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保护文物古迹的必要性,采取了 保护措施,普照寺的360间堂舍,终于保留下来60多间。如果用佛语来说,这真是“阿弥陀佛”。

普照寺真正遇到好时节,是在80年代以后,社会进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僧俗各得其所。佛教圣地自然也就受到了应得的礼遇,来自四川和全国的朝拜人士越来越多,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地的信众也远道而来,普照寺的重修扩建密锣紧鼓地开展起来。从此之后,普照寺进入了历 香火最旺盛的时期。其中有许多沿着古代的茶马古道进入藏族羌族地区的人士, 是汽车司机,会经常来这里祈求菩萨的保佑,因为茶马古道的艰险,的确是可以称之为天险。人们自古以来在茶马古道沿途兴建了数不清的寺庙,都和避险求福的心愿有关。 是“5、12”大地震,更是让全 都知晓了川西高原大自然的严峻酷烈,而都江堰普照寺正是处在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地带。劫难又一次降临。

普照寺的镇寺之宝天灯,从地面到天空直立13、3米高,在地震中拦腰截断,还有一些固定的文物建筑损失很惨重,武警官兵把许多佛像从损坏的老殿里一尊尊地背出来。普照寺的四大天王是元代的珍贵文物,原来安放在天王殿,大殿震后严重损坏,随时可能垮塌。官兵们把四大天王塑像搬运到安全地方保护了起来。

藏经楼藏有珍贵的大藏经和许多字画文物,也被及时地转移保护起来。普照寺的普闻法师说:当时有30多位战士在余震中与寺庙人员一道冲上藏经楼,当时楼板都还在摇晃,小一点的佛像还在掉落,屋檐上的瓦片也在往下掉,大家排成一排,将佛像文物一尊尊往下传递。可以移动的珍贵文物在武警官兵和寺庙人员的抢救下,完整地获得了保护。普照寺的工作人员有的家在山下,受灾严重,但是大家坚持在寺庙里保护寺庙和文物,创造了奇迹。大地震之后,国家拨出巨款修复普照寺,许多信众也捐献巨资修复佛寺。这些功德之举,都被普照寺记录在碑石之上。

最近,地震后的重建修复仍然在进行之中,不过此时的普照寺已经基本度过了新的劫难,四周的楠木林青翠如玉,众鸟翻飞婉转啼鸣。山溪潺潺,竹林婆娑,大雄宝殿高香缭绕,信众如织。四大天王威严怒视,观音菩萨慈祥端庄。寺院外面,从成都到青城山的快速旅游通道直抵普照寺山门。大地震之后兴建的成都至都江堰的高铁,已经通车,青城山车站就在普照寺 。茶马古道上的社会继续飞速发展,命运充满传奇的都江堰普照寺,在阅历了300多年历史风云之后,又看见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