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近视眼的几大隐患

发表于2013-03-24

我国是全球近视发生袁亚非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袁亚非且近年有逐年上升趋势三胞集团袁亚非。近视眼除了视远物不袁亚非诸多不便外,还有很多[url=http://news.shm.com.cn/2013-03/07/content_4013093.htm]三胞集团袁亚非[/url不便外,还有很多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隐患:

1.视疲劳:近视眼比正常的眼睛更容易疲劳,经常出现眼干、眼涩、眼胀、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出现黑眼圈、眼睛发红、怕光流泪、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现象。长期受视疲劳影响极易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脾气变得急躁,对原来喜爱的东西也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晚上睡眠时多梦、多汗,易疲劳,且有头晕、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称“近视前驱症候群”或“视疲劳综合症”。

2.玻璃体异常: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发生变性,继而发生液化,混浊及后脱离,眼前黑影飘动,或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发生闪光。

3.并发性白内障:易发生晶体混浊,多为后极型,亦可呈核性混浊,色棕黄,进展较慢。

4.青光眼:高度近视者发生青光眼的比正视眼高6~8倍。

5.视网膜脱离:这是近视眼的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其他人群的8~10倍。多见于中、高度近视眼,年龄以21~30岁及51~60岁为多,双眼发病约占15%,在我国80%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近视眼患者。

6.黄斑出血:高度近视眼易发生黄斑出血,发生率可达4.5%,多发生于20~30岁及>60岁的患者,黄斑出血会明显影响视力,若反复出血,可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害。

7.斜视:近视眼由于调节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隐外斜或显外斜。病情进行性发展,由隐外斜逐渐变为显外斜。显外斜多数经过间歇性阶段,即注视近物体时眼位正,视远物时眼外斜。

8.弱视:单眼近视,或近视双眼屈光参差,明显斜视及从小就有高度近视者易发生弱视。

9.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者可因巩膜长期扩展变薄,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巩膜膨出,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近视眼 是中、高度近视易发生以上多种并发证,因此青少年应极积预防近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