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价不应再是唯一主题 品牌才是制胜法宝

发表于2006-05-16
房价,成为新世纪上海乃至全国的热点词汇。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从国际关系、体育竞赛转向房价讨论。在上海的公共汽车上,会发觉周围的乘客正在谈论房价问题;而翻开报纸,杂志的房产版,铺天盖地的全是区域房价走势分析。房价成为全民的流行语。

难道房子只有房价可以关注了么?事情显然不是这样。

近些年,长三角“用电紧张”,上海夏天用电量一次次创历史最高水平,上海住宅能耗已经成为社会近期所关注的焦点。专家强烈呼吁多造节能型建筑,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为子孙后代造福。笔者的朋友王先生,今年刚从南北通透的老公房搬进地处繁华闹市,两梯八户的小高层。这个夏天,他的电费增涨了50%。原因在于老公房通风,气温不高可以用电扇,而小高层外呼呼风声,就是刮不进房间,只能整晚开空调。曾有一位朋友告诉笔者,上海一些小高层买不得,结构差,得房率低,实用性不如老公房。

除了房价,房屋成本还包括今后的使用费用,而这与房屋品质的好坏直接相关联。而如今的上海楼市经过一轮轮上涨,房价成为关乎房子的唯一主题。

一位做中介的朋友告诉笔者,他曾经为一位身价上千万的老板买过一处高端物业。在前期咨询时,这位客户关心房型是否合理,是否是景观房,精装修材料如何等房屋品质问题。而从付款到手续办完的短短二十天里,他所买的房子从平米13800元上涨到17800元。当他再次买房时,咨询的问题变成了该区域今后发展如何,该楼盘是否有上涨空间。“他的心态变了。”做中介的朋友这样分析。

今年3月以来,宏观调控使上海交易量连续几个月走低。楼市中不理性的成分差不多已被挤出,各个区域的价格也日渐平稳。虽然买卖双方博弈状态依旧没有彻底改变,但楼市理性回归将是大势所趋。可以欣喜地看到,开发商为吸引客户开始苦练内功,打出品质牌。中介们也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价格不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