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价“假摔” 一场囤地倒卖下的攫财阴谋

发表于2007-12-17


我一直以为,“假摔”的精彩镜头只能NBA和足球这样的体育竞技场上的专利。

比如NBA赛场上瓦雷乔,已为当今“假摔”的第一人。

可惜,我错了。

不断为中国创造房奴首席功臣——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们,硬是活学活用,破天荒将“假摔”第一次从竞技场引入到了中国的房价上,倘若申请吉尼斯记录的话,上个榜应该没问题!

根据最近的报道,据说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变化,其中广州、深圳房价首现“松动”迹象,北京高档住宅价涨量跌,上海房价进入僵持阶段。基于是这样的事实,数专家扯出成交萎缩的虎皮装扮成“房价”的羔羊开始大喊:“我们已站在楼市之颠,我要回家,我要下山!”

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作为一个准备购房的市民,看到如此迹象,无不欢欣鼓舞。

但问题是:房价的拐点真的来了?这到底是一场“假摔”下的攫财阴谋还是房价真要“下山”了?

根据徽湖地产工作室的观点,“四年来,房地产价格都是在调控后出现短暂的下降,一旦房地产调控效应释放后,房价反弹的更厉害,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观望而延迟买贵房或买不起房,其中苦乐,只有自己心知肚明。我想媒体和专家有责任和有义务把房地产市场的发生的变化全面、真实、客观的传达给社会大众,而不是以偏盖全的去误导民众。

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成交量萎缩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根本性转变,市场并未发身逆转,特别在需求一方进入观望期时,作为供给方的开发商并没有慌乱,市场全面降价的场面并未出现,现在就判断楼市出现拐点为时尚早。”

而笔者一月前早在《谁在炮制“深圳楼市拐点”误导民众?》就曾经指出过,炮制“深圳楼市拐点”,其实开发商放下的烟幕弹,是为了在房产新政的紧缩下低调过冬,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在来年掀起新一轮涨价热潮积蓄力量。

笔者目前为这一事实找到了新的左证。

据北京晨报12月10日报道:“建设银行研究部发布的《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2001年初至2007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

显然,根据这个数据,开发商7年几乎已囤积8亿多方土地,并且闲置。为什么?

简单的理由就是持地待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没有哪一家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旦房价真进入下跌通道,这些手上握有大量土地的开发商们可能选择大量盖房子吗?显然不是,只可能持地待涨。

因为全球房地产都有一个基本的特性:那就是土地不够用。

以中国来说,保持18亿土地保有量不能动是铁定的红线。这就意味着18亿外可供建房子的土地将越来越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傻瓜才会选择房价下跌中盖房子。而一旦开发商持地待涨,必然会导致住房供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这,也为开发商带来新一轮涨价借口。另外,全国房产出现成交萎缩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供应减少,成交量必然下降。

当然,国家三部委目前已开始出台打击囤地的做法,但问题是,这些打击最终是不是仅仅是一个态度而没有具体动作呢?

所以,在我看来,目前全国部分大城市房价出现的松动迹象,不过是房价的一次“假摔”,好让房地产商们低调过冬,以便攫取更大的财富。说严重点,这是一个阴谋!【转 原作者:赵育兵】
发表于2007-12-17
我假装开心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