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 提醒:选购鲜枣谨防“糖精枣”

发表于2015-11-05

正值鲜枣上市季节,消费者选购鲜枣时往往以“甜不甜”作为标准。 提醒消费者仔细鉴别,防止买到不法分子用糖精钠浸泡的“糖精枣”。

海南省海口市食药监部门不久前查获封存了一辆货车上的3.3吨疑似问题青枣,色泽红润,价格低廉。经检验和调查发现,这批青枣是用添加了糖精钠的温水浸泡制成的。

海南省食品药品 局有关 表示,国家已明确将鲜枣瓜果等列入禁止添加糖精钠之列。短时间大量摄入糖精钠,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大出血,甚至引发癌症等。

指出,消费者选购鲜枣时往往看其外观,品尝是否鲜甜。不法分子正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用糖精钠浸泡过的“糖精枣”,颜色红绿分明,或为铁锈红、暗红色;品尝时,果皮和果肉极甜,甚至发苦,而且洗枣的水也是甜的;有些“糖精枣”果皮褶皱,蒂部萎蔫,不耐储藏。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时发现上述特征,一定要谨慎购买。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