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不能让 4号线的悲剧再重演

发表于2011-07-06
community10000274822632011-07-07 05:48:32

韩浩月

 

7月5日早,北京 四号线动物园站,因上行电梯突然发生设备故障发生逆行,正在搭乘电梯的部分乘客出现摔倒情况,造成1人死亡28人受伤。

 

除了有人跳轨自杀和不小心失足跌入轨道之外,北京 还从来没有因设备故障而引发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长时间以来,“ 是最安全、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四号线电梯事故发生后,人们恐怕要给这个概念打上一个问号了。

 

事故发生当天,上班族们通过网络高度关注此事,因为它和每一位经常乘坐 出行的人们息息相关,人们追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关心伤亡者的状况,其实亦是对以后自身出行安全的一种关照,因为自此之后,谁也不敢保证,某一天类似的意外会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7·5事故并非第一次敲响 安全警钟,去年12月14日,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故发生在深圳 国贸站,导致25名乘客受伤,同样在去年5月25日,深圳 华强北站发生踏踩事件,导致15名乘客受伤。在7·5事故前一天,北京 4号线安河桥北站至北宫门站隧道一侧的电缆突然脱落,造成区间轨道停电,该路段无法正常通行。这些事例都表明,随着 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运营部门和安全主管部门,也应升级安全观念,使之能与高使用率的 相匹配。

 

北京 出行的拥挤状况已是众所周知,高使用率必然会带来较高的故障率。和人们每天都能目睹到的乘客入站安检不一样, 运营设备的安全检查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常态化检修,并不能为乘客所监督到,这就要求 运营部门以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藏有安全隐患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进行排查,把事故发生几率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然,要求每天运送乘客数百万乘客 “零事故”是苛刻的,但如何向“零事故”靠拢,却应该是 运营部门竭力去做的一件事情。在深圳、上海 因电梯发生的悲剧引起强烈反响后,北京 仍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件,的确令人遗憾,这不由让人怀疑,作为配套设施的电梯,运营部门是否给予了对待轨道交通安全同样的重视态度?

 

在深圳 12·14踏踩事故发生后,就有不少人想到了北京 的整体运行安全,给出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包括电梯、步行梯的使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卫生间的卫生状况等等,尤其是早晚出行高峰时间的秩序管理,以及一些线路的站台还没有安全屏蔽门等问题,都是事故发生的隐患,希望北京 能通过7·5事故提高警惕,不但要升级安全观念,更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隐患排查速度。

 

对于乘客而言,7·5事故也是一个经验和教训,今后不能再对 安全状况抱有盲目乐观态度,作为交通参与人,遵守乘车秩序,懂得礼让他人,也有助于自身的出行安全。 (修改版见于7月6日《新京报》社论)

发表于2011-07-06
发表于2011-07-07
引用:lowxu 在2011-7-6 23:13:30写道:原帖
  
 
 嗯,同意, 的高使用率 必然随之带来高故障率,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于人多造成的
发表于2011-07-07
引用:lowxu 在2011-7-7 10:55:49写道:原帖
 倒霉 就是
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
 
 如果出现上下班高峰期,后果才是真的不堪设想
发表于2011-07-07
引用:lowxu 在2011-7-6 23:13:27写道:原帖
  
 
 看来有班车坐还真的很幸福。。。。
发表于2011-07-07
顶!!!
发表于2011-07-11
引用:荣丰骄子 在2011-7-6 16:17:53写道:原帖
  
 
 嗯 好主意,只是不知道 相关部门能不能舍得
发表于2011-07-11
发表于2011-07-15
引用:高阶魔法师 在2011-7-11 15:09:37写道:原帖
 嗯 好主意,只是不知道 相关部门能不能舍得
 
 不用问,肯定舍不得
发表于2011-10-07
引用:新来的住户2008在2011-7-11 16:52:01写道:原帖
  
发现了!而且9号楼四部电梯现在就只有两部在运行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