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佛教三戒详细含意是什么 - 搜搜问问

发表于2013-01-08
style="font-size:14px;"> 佛教三戒



戒嗔戒贪戒痴

贪,是对爱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厌恶的过火偏执; 痴,是基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映。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式。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运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涯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到。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而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发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艰深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 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寻求、占领的愿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作甚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前提。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阻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跟合的众生之体,导致性命处于一直的生逝世循� な苋缌髯啵运狄陨辔怠� 佛教以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jiejuefangan/。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懊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差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敌视、怨尤和伤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侵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平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据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讨厌而产生愤怒、愤怒的心理和情感。佛教认为对违反本人宿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恼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力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 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假如是对别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迫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冤仇之心,便会产生争斗,或导致相互残杀,轻者伤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以致全部国度陷入灾害,因此《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aspcms/downlist/list-8-1.html,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等于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蠢,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纭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天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余诸根本烦恼独特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狼藉、不正知等作为痴的详细表示。佛教修行的目标就是要毁灭无明,断灭痴愚。相关的主题文章:


?NewsId=3446

?_rtm=1

/wanbbajm/12489809416330x.shtml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