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北京市将逐步腾退被占地下民防工程

发表于2012-03-17
本报讯 (记者 魏铭言)昨日,北京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对话一把手”栏目。他透露,北京即将推广居住证制度,实现对城市实有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此外,今年,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也将在全市推广,利用网络地图了解百姓诉求,再通过信息技术,实时通知相关部门尽快解决。


网格化服务

年内覆盖全市2000社区

宋贵伦介绍,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模式,今年将重点向全市推广,力争两到三年内实现全市覆盖。

2011年,东城、朝阳和顺义三区率先试点社区“网格化”,取得良好的社会管理效果。

社区“网格化”,即利用网络地图和信息化技术,将社区内的人、事、物、组织纳入细分的网格,并通过网络支持的大屏幕,呈现给区县政府、街道、社区三个层级的服务与管理部门。

宋贵伦介绍,力争在今年年底,在全市搭起社区精细化服务与管理的“网络”。每个社区再根据各级实际情况,采集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居民家庭状况等大量数据,完善“网格”信息,壮大服务功能。

在管理模式精细化的同时,北京市社会办牵头各相关部门,为社区提供的60项基本公共服务,今年也将根据每个社区的具体情况,“按需补缺”,实现全覆盖。

宋贵伦说,今年,北京市将完成第二批1300多个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全市2000个社区的居民,都能就近享受到政府提供的60项基本公共服务。明年,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将覆盖全市 的2772个城市社区。到2020年,北京城市社区,均能构建起基本公共服务“一刻钟服务圈”。

旧房改造

同步更新公共服务设施

北京市刚刚启动的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行动,因涉及居民众多,备受关注。宋贵伦表示,在旧居民楼进行抗震节能改造的同时,北京市也会出台具体措施,同步对老旧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难题”。

除老年餐桌等便民服务之外,今年,北京还将继续推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广电总局的食堂就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宋贵伦表示,像这样有条件的社会资源都会向公众开放。

此外,宋贵伦称,北京市还将逐步腾退社区内被占用的地下人防工程,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发表于2012-03-18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