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2017年,北京顶豪就拼这2点

发表于2017-01-08
好多年前,楼先生的师傅阚军就曾要做豪宅标准,后来豪宅标准无疾而终。
北京豪宅市场进入单价10万+后,业内也有朋友担心“伪豪宅泛滥成灾”,试图做豪宅标准,指标列了一长串,最后不了了之。
楼先生知道,豪宅怎么可能没有标准,根子是人情,抹不开面子。

最近楼先生和朋友交流,有个共识——最大的面子,是客户给面子。
如果满足在微信朋友圈刷脸,业内私下评价并不高,这个项目基本上好卖不到哪儿去。
如果业内私下评价高,项目火只是时间的早晚和快慢。

所以,去看一个项目,如果满分100分,楼先生基本上能给这个项目打个分数出来。一点都不难,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从来都没有不好不坏的项目。
正确的废话,楼先生从来不愿说。

所以,今天楼先生狠下心,来谈谈什么是顶豪,就那么几条硬杠杠。
无意谈谁家项目是非。为方便介绍,以北京恒大华府为例。如果你认为是软文,请马上走开。

1.要总价还是要单价

这是北京豪宅市场问题的根源。
过去两年,市场主流做法是控总价、保单价。
这就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控总价背后,就是控面积,就会想方设法偷工减料。

“控总价”不是不对,但产品一定不是顶豪。这类产品很容易走量出货,毕竟客群基数大。
本质上,这类产品属于改善。

楼先生一位朋友原来住180平米的三居,想换房,看了很多项目都不满意。
他吐槽说,住惯180平,再看现在很多新项目,哪儿哪儿都不舒服,不知道卧室床怎么摆,衣服没地方放,储藏间不够用。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花了将近2倍的价钱,去住比原来还小的房子,这让他几乎崩溃。

他的太太说话更直接:我在欧洲住的房子,哪儿哪儿都舒服,怎么回到国内看房子,总是多少有点别扭。
楼先生前段时间在欧洲小住,回国后,这种感觉的确很明显。

身边的顶豪朋友说,有钱买不到满意的房子。
这句话很有普遍性。

楼先生认为,2017的豪宅市场,真可能要变天。
这话怎么讲?
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有一个潜规则——总价控制在“1500万”,一定会好卖。所以,超过200平的房子很少,超过300平的房子更少。
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总价1500万的房子好卖,但项目多,竞争也就很激烈。
反过来,总价3000万以上的房源,虽然客户少,但项目也少,反而有竞争 。

2.不仅要值,还要配

所谓城市,是城和市要搭。房子也一样,本身有价值,要看是谁住。
什么意思?
举例来说。我身价10亿,邻居身价1000万,肯定聊不到一块儿。
中国人喜欢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价不一样,肯定聚不到一块儿,更聊不到一块儿。如果身价不一样的人住在一起,长期肯定会崩溃。
这就是传说中的圈层,10个亿的人跟10个亿的玩,1个亿的人跟1个亿的人聚。

为什么要强调圈层?
原因倒不复杂,也不是简单的面子、兴趣,就是安全感。
10个亿在一起,会资源置换;10个亿和1000万的人在一起,资源置换不对等,后者只能抢。

圈层理论反过来就会要求,房子的面积段要趋同,不能是100平米的和280平米的混搭。

市场上很多项目,为了能尽可能增加客户群,面积段化分很细,甚至荒唐到从50平米的零居跨到400平米的大三居。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反过来,小户型去化快,看中大户型的客户,心理反而没底。这倒不是有意说什么阶层差异,事实本来就是如此。比如说,你高考800分,愿意和高考300分的人上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吗?
即便你愿意,国家心疼人材,也不会让你这么干。

所以说,顶豪要纯粹,面积段不能拉得太开, 是要防火防盗防小户型。

发表于2017-01-08
发表于2017-01-09
有意思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