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租房心得,给准备租房的朋友做个参考

发表于2008-01-10
从“养儿防老”到“养房防老”,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娶妻生子、置业买房”,随着住房保障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这一观念正受到挑战,有政府出钱造福百姓,有些人恐怕就会选择等候了,哪怕是抽签、排队、轮值;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一辈子,到死挣到一套新房子 ”?一些年轻人说:租房吧,留着钱去旅游。北京石景山区还出现了“以房养老”的新模式,退休老人住进养老院,把房给租了甚至给卖了。居民住房消费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的倾向正在形成。
     笔者认为,居民住宅消费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之日,就是房价出现拐点之时。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依然任重道远。当前,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根本之策是: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房地产市场体系,树立合理、适度的住房消费模式,构建稳定、成熟的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
     温家宝总理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谈到解决我国房地产问题时说,首先,政府的职责最重要的是搞好廉租房,其次,是建设经济适用房,这些房大多数是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任重道远。以北京市为例,政府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保障类住房建设比例为新增建设总量的40%(包括两限房的建设),覆盖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同时扩大廉租房的覆盖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以北京雄厚的财力(到“十一五末”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财政收入超过2000亿人民币),尚不能达到温总理的理想,恐怕其他地区,要真正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供需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还将同时存在,一部分“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条件买经济适用房”、“买不到经济适用房又不够条件申请廉租房”的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仍然突出,住房市场的价格上涨还将继续。
     显然,全新的住房消费理念和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必将带来住宅产业的伟大革命。而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至少还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