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自持房进入租赁市场 点开关注看看

发表于2016-12-08

这类房源主要对象是有 出勤需求、又难以承担 高房价的商务人士和白领人群。北京出台政策进行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地块的尝试,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倒逼下的改革举措,未来还需要在 、 、医疗等配套政策上进行跟进。

不过,与深圳等地开发商主动自持的模式不同,北京模式的一大问题,在于企业的资金压力。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12月7日表示,北京4宗自持地块约200亿的资金投入,按照6%的年资金成本测算,年资金成本高达15亿元左右。同时,以60平米一套房计算,这些地块约可产生8400套房源,每套每年需分担17万元资金成本。在现有租售比下,这个成本显然难以承担。

今年初,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与房屋交易市场和保障体系相比,租赁市场发育却相对落后。

未来,无论是公租房还是自持房租赁,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其政策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中。

今年6月,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规则明晰、政府 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城镇居民 是新市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因此,除了公租房的保障群体扩大外,2016年年末,北京年末推出的四块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地块,被认为是北京住房租赁市场改革的一次尝试,因而广受关注。

这些地块的产生,源于9.30调控后,北京土地市场新政。该政策要求这些地块在出让过程中,达到竞拍价后,企业竞报自持商品房面积比例,比例高者为竞得人。同时,北京市发布通知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这些地块持有年限为70年,单次租期不超过3年,且租金价格由租赁双方按照市场水平共同商定。

换句话说,这些自持房将长期对外出租。

易居研究院智库 研究总监严跃进在12月7日表示,北京的自持房政策,实际上是在积极落实住建部今年的租赁市场发展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导向。此类住房项目有其后续发展机会,并不是简单的“买不起才租”的逻辑,而是一种更为灵活和务实的租赁模式。

这种模式也受到市场的认可。12月7日,销冠科技深圳公司总经理何军认为,由于一线城市存量房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以及房地产调控导致的买卖市场短期看空,在我国的的租赁市场,实际上已经有机构和开发商选择自持物业,经营长租房源,部分房企甚至已将其当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发表于2016-12-14
嗯,这的文章不错
发表于2016-12-14

感觉盈利模式很不成熟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