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调控后谁买到了便宜房子?

发表于2007-12-13




    在百度中输入“国八条”,跳出来的头条是专题《国务院出台八条措施稳定房价》。这个专题中的头条居然是2005年4月21日的文章《楼市高烧政府出招忙降温 房价没准年底能降》。旁边是新浪做的民意调查——

    你认为房价疯涨谁最该负责?

    70.49%的人认为是地方政府;12.85%的人认为是炒房者;12.01%的人认为是开发商;2.76%的人认为是“有钱的富豪”。只有0.8%的人认为是普通购房人。

    在google中输入“国六条”,跳出来的头条是专题《国六条出台,楼市新一轮调控开启》,头条文章是2006年5月30日发表的《九部委挤泡沫打出组合拳 楼市供需将面临大变局》。

    文章借“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的话指出:与以往相比,此次出台的有关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等“硬指标”具有更强的强制性和操作性。旁边是搜狐做的小调查——

    打压房价,你赞成哪些方案?

    15.76%的人赞同“增加每年的土地供应量”;4.19%的人赞同“提高现行的住房贷款利率”;18.99%的人赞同“提高房贷首付比例,从现在的二成到四五成”;47.88%的人赞同“税务总局应出台税收政策,打击投机者”;13.18%的人赞同“其他”。

    如今,房价降了吗?有哪位在调控后买到了便宜房子?

    对这样的民意调查,我向来是持怀疑态度的。政策出台的依据是科学(当然包括经济科学),而科学是不能通过民意投票来得出正确结论的。

    “你认为房价疯涨谁最该负责”,这个设问本身就有问题。在我国,土地的产权并非民有,表面上看,土地的供给由地方政府垄断,但是影响地方政府土地供应的是国土资源部门的政策。

    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卖地“经营城市”,是因为1994年税制改革后,大额稳定的税都归中央了,地方只好通过卖地来维持行政运转的资金来源。

    所以,问题在于不合理的税制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权界限。

    再比如,在搜狐的投票中,居然有47.88%的人赞同“税务总局应出台税收政策,打击投机者”。这尤其值得回味。

    在任何交易中抽税,都等于在供求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必然导致成交价更高,成交量更低。

    我相信这47.88%的投票者中,大部分都是期待买房者。但正是他们所期待的“加税”、“加息”、“提高进入门槛”等政策,导致了他们连成为“房奴”的机会都没有了。【转自:东方早报 作者:邹啸鸣】
发表于2007-12-13
发表于2007-12-20
发表于2007-12-2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