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学生写作文为什么那样难?

发表于2010-06-19
中学生写作文为什么那样难?
          
中学生朋友普遍反映作文难,因此常以“作难”戏称。每逢作文,便紧皱眉头,搜肠刮肚,勉强凑成一篇。不仅老师不满意,自己也不觉高明。
  作文究竟难在何处?我们不妨作些分析。
  中学生作文一般是写人记事,捎带着写景抒情,认真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学生作文,是在心态极不舒展的情况下硬挤出来的。“硬挤”之前的构思,是一场激烈的“腹战”,其思想感情的走向,如果是“东”,那作文的自觉意识常常是“西”(或“南”或“北”)。作文之役首先是自觉意识战胜感情走向以适应外在要求的思维大调整,然后才是写作。等到这一仗打过,心力已经疲倦,接下来虽无大仗要打,但违背感情走向的思维无异于逆水行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且不要说词句的斟酌,即使场面、过程(情节)、人物的声态形貌等基本内容都要苦心营造。这种“硬挤”式作文纯属凭空虚构。
比如写老师,本来他的老师不怎么样,孩子对他也没有好感,但一写到作文里,就面目全非了:高大魁梧的身材,炯炯有神还会说话的眼睛,带病坚持工作以致倒在讲台上,住进医院还念念不忘为后进生补课,虽然在台上倒下了,在“我”心中却站起来了;虽然走出了“我”的视线,却走进了“我”的心间,等等,集优秀教师品质于一身,好像照实写或写得不高大就对不起老师,也好像写老师就该赞美,否则就违背题旨了;如果照实写,就不是作文了。这样,违逆着感情,压抑着心情,在与事实相背离的地方挖空心思地编造,把精力和思想都浪费在违心作假上,又怎能不是“作难”,又怎能写出文情并茂的好作文呢?
  这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中学生朋友大都明白,作文的关键是审题,思考得多的是如何按照题目的要求写,而大多放弃了“题意”与“我意”间关系的思考。在作文过程中,更是亲“题意”而疏“我意”,违逆“我意”而趋就“题意”。久之,其思维与作者本意越来越远,最后形成违逆本意的作文习惯。
  那么,我要告诉中学生朋友们的是:作文其实不可怕,关键要从其题意出发。作文是情感的流露,而不是技巧的展示。不论面对怎样的题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情感,在心情舒畅、思维流畅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切不可舍本逐末,把精力用在手法上,也不可弃真就假,比着老鼠画老虎,生编乱造,更不可强欢假泣,流着眼泪唱赞美诗,含着微笑说痛苦。情真而文美,情真而意远:感从心发,文从心来。有了真情实感打底,一些所谓的技巧与手法就是顺手拈来的事了。
  那样,中学生朋友,你会发现:作文不再是“作难”,而是一种倾诉后的难以言说的愉悦与快乐。祝你成功!

启航教育咨询电话:58301097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