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将观望进行到底

发表于2005-09-02
    楼市总没有消停的日子,因为这里耐不住寂寞的人太多,特别是那些商人们,简直把自己当作了娱乐明星,几天没有露面,就有点不好受,非得跳出来蹦达蹦达不可,好象是怕大家忘了他们,票房不好了,于是他们比某些二流明星还有名,在媒体露脸的次数还要多,总之仿佛哪儿哪儿都有他们的影子。
    最近的例子是他们又匆忙地跳出来宣布,北京楼市的观望期已经结束了。在他们看来,仿佛他们真的无所不能,达到了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地步了,他们未免太有点高估了自己的能量。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去年他们就得逞了一回嘛,说房价要涨,然后媒体铺天盖地地说要涨要涨,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也说要涨要涨,当然最后果真涨了,虽然后来有部门出来不痛不痒地说他们炒作,但他们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他们的房子已经卖得差不多了,钱已经装进荷包了,在说什么对他们已经无伤大雅了。
    但这回不一样了,因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前,购房者包括政府对现在房价的判断很明显都认为是在高位,基于这个判断的一个延伸判断是:现在买房绝对不是一个好时机。基于这样的判断,观望一定会继续。
    地产商人们说观望已经结束的一个理由是,建设部说近期不会再出台新的政策,政策就这样了,所以观望结束了。这个话我想地产商人说出来的时候也知道其中虚得很,只不过他们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不得不这么说而已,与其说是他们的一个判断,不如说是他们的一个希望,但这次也许他们要失望了。
    首先,近期不见得就不会出现新的调控政策,央行最近关于取消期房预售的建议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其实在中央对前期政策的满意程度也是存在分歧的,虽然有部门认为现在的政策已经够了(但同时还强调了政策的落实问题),但央行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还是深表忧虑的,联想到央行汇率政策出台和加息的种种表现,新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不可期待的。
    其次,即使不再出台新的政策,现有政策的效果并没有显现,也就是说在某些环节政策的落实还不够好,所以下一步的落实将使政策到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同时这也是政策实施的正常的滞后期,所以如果要看政策的效果,观望一定要继续下去,我相信观望也一定能继续下去!
    再次,即便对政策的观望结束了(实际上如果说观望结束了,最多也只能算这种观望结束了),而对楼市的观望还将持续更长时间,地产商人在这里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其实,购房者的观望从来就不是只关注是否出台政策,而是观望政策出台的效果,确切的说是楼市的变化。
    最后,虽然在开发商的眼里,楼市有小幅回暖,但这也不足以作为楼市结束观望期的证据,因为金九银十之说表明每年的这个时候楼市都会有一个小高峰,销量略有上升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个现象,何况相对于以往年份的情况,这种上升是微不足道的。
    在我的印象里,我觉得地产商人们这么急于跳出来喊观望期已经结束,恰恰表明他们太害怕观望期不结束了,所以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是,咱们老百姓一定要将观望进行到底,以现实告诉地产商人们:观望是否结束,我们说了算!房价不降,观望不结束!
发表于2005-09-02
发表于2005-09-02
发表于2005-09-02
发表于2005-09-02
发表于2005-09-02
发表于2005-09-02
兄弟你说的不错,相对于往年的黄金季节,目前的回暖是微不足道的,但开发商一定会大力宣传的
发表于2005-09-02
发表于2005-09-05
房产调控中各部委间存在分歧 银行的地位走强 
 
 
稍微沉默之后,建设部选择了“反击”。针对央行“取消预售制度”的建议,8月24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说,“目前还不能取消”,并再次表态:近期,国家不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事实上,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不仅央行和建设部,其他部委之间,比如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也存在着分歧。究其原因,就像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顾建发评价的那样,各部委对调控的意见实际上反映着各自部门的利益所在。 


3月底,国务院出台的“国八条”明确了调控目标——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防止房价大起大落。国务院一声令下,由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七部委合作出手,对市场进行调控。 


调控之初,大家精诚合作,共同搞调研、联合出政策、成绩斐然。一直居高不下的上海房价也开始逐步回落。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各地,成交量极度萎缩,投资额大幅下降。于是,六七月后,招架不住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奔走呼吁,希望政府放松调控。 


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控各方开始出现分化。尽管仍然“为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但各自开始更多关注部门利益。 


从行业特征上来说,建设部是房地产业主管部门,两个关联部门央行和国土资源部分管金融和土地,另外还延伸至税务部门。 


建设部在房地产调控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建设部曾针对“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发布了一个报告,认为房地产没有泡沫。今年 “国八条”的出台,则否定了建设部无泡沫的判断。 


国土资源部从去年开始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半年之内禁止土地农转非,被指责要为去年房价暴涨负责。事实上,当市场上拥有越多的土地,国土资源部通过土地市场调节房地产行业的作用就越少。今年的调控中,国土资源部颇为低调。 


房价上涨,会带来很多税收。因此,在今年的调控中,税务部门既不积极,也不落后。 


事实上,随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对调控影响力的减弱,央行相应变得强势起来。这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调控方式由行政力量向市场力量的逐渐转变,也反映了房地产业从“土地为王”到“资金为王”的转变。 


最近发布的《央行房地产金融报告》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坏账率远远高于个贷坏账率。可以预见的是,央行会对房地产业的开发贷款控制得越来越严,放松的只可能是个人住房贷款。事实上,之前的 6月,央行上海分行发布的《信贷投向指引》就明确指出,房地产行业属于“限制”级。也许正因如此,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将把对政策的注意力转到央行上。 


正如某企业老总所说:“目前央行的政策才更具有决定意义。企业能否过冬,更多的取决于央行政策走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