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刘轩·悠悠大南山·浅析王安石千古遗憾

发表于2007-12-05
刘轩·悠悠大南山·浅析王安石千古遗憾

评论员、学者、营销师

            ——半山风波系列文字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于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其晚号半山,可知其对”半山“境界的推崇和向往,然而半山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我想王安石晚年流浪踪迹见诗文《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仅是他的千古绝唱,更是其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千古遗憾!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我们耳熟能详。当我想起此诗就依旧记得语文老师读此诗句的陶醉情景。(注解:此诗句出自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老师对我的熏陶似酒醉方酣。耳边回荡老师洪亮的声音:《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创作的,大都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这一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此诗开头四句说的是: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安静、心灵是如此安宁呢?原来是由于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接下来四句具体描写自己的这种心境或心态: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不经意,即“悠然”,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在这样的心态中,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因而作者只好“忘言”了。当然“忘言”并非无言,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全诗语言平淡,不加雕饰,似乎无意为诗,毫不费力,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今天回想起来,对于地产“半山风波”-“半山”为号波浪起有了蒙胧的认知。居住,因山而贵。悠悠山居自古大多是人类最大的生活愿景,纵观世上豪宅大多筑于山上,从香港半山到美国的比佛利山庄,占有稀缺生态资源的半山生活区,已经成为名流的聚集地。至今许多香港明星富豪为在半山拥有一栋别墅而一掷千金,不可不说半山豪宅拥有巨大的魅力。正所谓,半山之上、品质之上;财富之上、生活之上。
 
所以,解读国际半山生活价值,只需要明白两个字———稀缺。于是,半山很自然地与豪宅同名。如果你对美国洛杉矶比华利山庄的世界名流们生活陌生或者感觉遥远的话,那么,就去香港的半山区,参观李兆基、嘉道理等香港非富即豪家庭的生活吧!除了建筑本身的个性外,他们基本上都有些共性,即对城市或城市周边区域最稀缺的自然资源的占有,以及对未来别墅等高端产品淡出市场的提前占有———“半山生活”成为每一座城市最优越生活方式之一。
 
当世界级的半山把高贵的刻度标向一个世界的、珍稀的、艺术的、高贵的极点时,别墅便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特指,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状态,一种驾驭天下的非常人生境界。

 

同阅读别墅需要非常胸襟、非常视野、非常气度一样,购置别墅,更需要非常心境、非常的阅历。阅读世界级的别墅珍品,是一种认识论。购买并打造世界级的别墅珍品,则完全是一种方法论。阅读别墅的过程,是一种美与好对心的激情碰撞;购置别墅的过程是一种美与好的自我实现。

 

与购置一般别墅不同,在购置世界级的别墅珍品时,有一套独特的国际通用准则———“国际法”。打开世界别墅史册,可以发现,世界上任何一栋成为传世经典的别墅,无一不是发展商、设计师、主人三方互动、三方参与的结果。被世人传颂和赞美整整一个时代的飞瀑山庄(Fallingwater),就是美国匹兹堡百货大王考夫曼聘请世界级的建筑大师法兰克·洛依德·菜特(Frankleogdwriter)设计的。考夫曼设计这套别墅时,希望能将别墅与周围优美的山林、溪水和巨石尽量配合,莱特根据考夫曼的设想,以天才的设计思路,大胆地将整个建筑构建在溪流之上,并以极其简洁的水平和垂直线条将人工与自然做了惊人的结合。甚至,连建筑的主要材料也大量使用了现地的石块,使得整个建筑的色泽与质感与四周环境达到天人合一般的融合,成为世界不朽的建筑经典。

 

因此,一栋别墅,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人生态度,一种风格--质言之,一栋别墅,体现着一个自我。世界级的别墅,是自己的天下!


历史典故: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与保守派发生争端,遂于是年10月复求罢相,赵顼应允,给王安石一个“判江宁府”的官衔。回到金陵后,王一直没去衙门视事,第二年六月辞官,在城东门到钟山途中的白塔为自己建造了一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宁城东门7里,距钟山主峰也是7里,所谓半途上处,故将居室命名为半山园。
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派国医到江宁府给他治病。病好以后,他上书皇帝请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排夺”,又称半山寺。
 
半山风波:招商·兰溪谷、东方尊峪、中海半山溪谷……
上一页|1|
/1页